“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为原子弹插上翅膀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为原子弹插上翅膀

  遥想当年,

  为了两弹,

  党内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

  其实两边都对,

  中国当时的国力,

  只能做二选一的单选题,

  吃饱肚子搞不了原子弹;

  要原子弹就要饿肚子,

  遭遇很多挫折,历经很多磨难,

  有了原子弹,我们在世界上才有话语权。

  1970年后,我们有了两弹一星,

  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重回联合国,中美建交,改革开放,收回港澳,加入世贸......

  没有挺直腰杆子带来的安稳环境,

  我们的经济建设绝不可能如此安稳。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这个道理依然适用,

  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如今,

  美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

  妄想通过封锁来遏制中国。

  想想当年我们搞“两弹一星”时走过的路:

  当时的条件极其恶劣,

  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打,

  靠一张张草稿纸,

  我们依然造出了原子弹。

  永远不要小觑了中国人的毅力和能力。

  尽管当下,国产芯片与国际还有较大差距,

  核心技术的的自主创新

  这条路还很漫长,

  但只要我们想做,并用心做,

  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了

  我们中国人前进的步伐。

  1964年10月16日,

  新疆罗布泊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但西方却开始了对中国“有弹无枪”的嘲笑。

  当时我国虽然已经成功发射了

  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和

  第一枚自主研制导弹“东风二号”,

  但其射程尚不足以投送核弹头。

  西方断言:

  五年内中国不会拥有

  运载核武器的工具!

  令世界震惊的是,

  仅仅两年后,

  我国就实现了

  原子弹和导弹的“两弹”合璧——

  “东风二号甲”导弹成功运载原子弹在预定地点爆炸!

  外电惊呼“这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因为,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发射载有核弹头的导弹,

  美国用了十三年,苏联用了六年!

  而缔造这个“神话”的关键人物之一,

  是我国固体导弹研制的鼻祖,

  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

  1916年12月18日,

  黄纬禄出生在安徽芜湖一个普通教师的家庭。

  上小学时,黄纬禄最喜欢和同学们玩竹蜻蜓,

  看着一只只飞向空中的竹蜻蜓,

  黄纬禄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把许多竹蜻蜓组装在一起,

  底下放个炸弹,

  不就可以飞到敌人的阵地上去了吗?

  1936年,黄纬禄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

  卢沟桥事变后随校迁往重庆,

  战争的凌辱让黄纬禄埋下了科学救国的心愿。

  1943年,英国工业协会到中国招收实习生,

  黄纬禄有幸被选中,

  两年后又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无线电系,

  攻读研究生。

  1945年黄纬禄(左)与同学黄大能漫步在伦敦海德公园

  在英国,黄纬禄亲眼目睹

  德国V1、V2导弹对伦敦的轰炸,

  见证了导弹的威力。

  当时英国缴获了一枚德国V2导弹,

  配上简单说明放在博物馆供市民参观,

  黄纬禄因此成为较早见到导弹的中国人之一。

  看着眼前这个大家伙,

  黄纬禄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

  要是中国拥有了导弹,

  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再侵犯我们了!

  1947年回国,怀着满腔报国之情,

  黄纬禄回到了饱经日寇蹂躏的祖国,

  先后在华东工业部电工研究所和

  通信兵部电子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

  1957年,黄纬禄和战友们遵守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

  走进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

  国防部五院,

  开始了共和国导弹研制的征程。

  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

  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

  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

  撤走了全部专家,

  给中国的导弹科研工作造成了无法想象的困难。

  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没有人知道,“从零开始”的事业是何等艰难;

  没有人了解,“孤军奋战”的滋味是何等苦涩。

  只有黄纬禄和战友们知道,

  他们度过了多少不分昼夜的日子,

  翻阅了多少残缺不全的资料,

  经历了多少一筹莫展的低谷。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

  “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

  导弹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

  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

  在预定地点成功爆炸,

  震惊了世界!

  ▲1966年我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但黄纬禄心里清楚,

  我国虽然拥有了液体地地战略导弹,

  但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机动隐蔽性差。

  面临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与核讹诈,

  中国急需有效反制手段,

  研制从潜艇发射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势在必行。

  黄纬禄在观看导弹设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文革开始了,

  黄纬禄被迫“靠边站”,

  他忍辱负重,

  每天坚持到工作现场,

  给大家倒茶水、送仪器、干杂活、做记录,

  以便多接触技术工作,

  多提工作建议,

  想方设法使我国的导弹事业少受一点儿损失。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

  黄纬禄曾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倾吐心声: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转机出现在1970年,

  黄纬禄临危受命,

  担纲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导弹

  “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他的工作也由此产生重大转变:

  从液体火箭转向固体火箭、

  从地地火箭转向潜地火箭、

  从控制系统转向火箭总体。

  那时黄纬禄已年逾半百,

  每天凌晨5点出发,

  骑着自行车准时赶到25公里外的工作地点。

  他带领团队大胆提出了

  “台、筒、艇”三步发射的研制程序:

  第一步在发射台上做试验,

  第二步在陆上发射筒中打导弹,

  第三步在舰艇上打遥测弹。

  这一程序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

  节约了上亿元的研制经费和大量的时间,

  开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潜地导弹研制方法。

  黄纬禄出席全国科学大会的代表证

  “巨浪一号”试验的关键阶段,

  66岁的黄纬禄由于过度操劳,

  体重锐减10多公斤。

  一位同事开玩笑说:

  “他瘦了,导弹却飞(肥)了,

  这是剜肉补导弹啊。”

  “巨浪一号”发射模拟图

  1982年10月12日,渤海海面上,

  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直刺蓝天……

  “巨浪一号”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

  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中华民族的脊梁挺得更硬、更直!

  ▲1982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发射成功

  当晚,在试验基地举行的庆功会上,

  一向情感内敛的黄纬禄豪情激荡,

  赋诗一首:

  龙腾虎啸刺九霄,群情振奋心暗焦。

  航程段段传喜讯,忧虑之情渐渐消。

  忽闻落区传捷报,万众欢腾齐跳跃。

  弹头中靶精度高,胜者心潮如惊涛。

  八十年代在人民大会堂,左起: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梁守縏、任新民

  黄纬禄对各种奖励总是“退避三舍”,

  他说:我虽做了一些工作,

  取得一些成绩,

  但不是我个人的。

  航天工程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可以完成的,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在成绩面前,要尽量考虑别人的贡献,

  失败了,要尽量考虑自己的责任。

  在“巨浪一号”研制初期,

  承担任务的单位多达109个……

  横跨19个省区、10个工业部门,

  涉及5个研究院、3个研制基地。

  黄纬禄上任之初遇到最多的,

  是由不同系统间协调、技术方案选择产生的激烈争论。

  极端时,甚至有人指着黄纬禄的鼻子责难他。

  面对这一切,黄纬禄却稳若磐石——

  他最能理解大家对事业的一片赤诚。

  他创造性地提出“四共同”原则:

  有问题共同商量、

  有困难共同克服、

  有余量共同掌握、

  有风险共同承担。

  这一原则在中国航天界备受推崇,

  也一直被奉为航天型号系统协调工作中的

  “金科玉律”。

  九十年代,任新民、梁思礼、黄纬禄(中)、梁守磐、庄逢甘在海南三亚合影

  1999年10月,航天系统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老专家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

  左起:屠守锷、杨嘉墀、黄纬禄、任新民、王希季、孙家栋

  黄纬禄专门有一个本子,

  上面工工整整抄录着他从四处搜集来的笑话。

  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

  昼夜温差大,风吹石头跑”的发射基地,

  他给大家讲笑话,

  让战友们在恶劣单调的环境中体会开心一刻,

  把大家卸下的压力扛在自己肩上。

  一次,在试验基地,

  导弹已箭在弦上,

  仪器却出现故障。

  摄氏零下20多度的气温,天寒地冻;

  导弹装有自毁系统,非常危险。

  当抢险工人爬上发射架准备更换仪器时,

  却突然发现,

  早已疏散、撤离人员的发射架下,

  黄纬禄独自伫立在寒风中。

  “我相信你能完成这个工作,

  我在这里陪着你。”

  黄纬禄的一句话暖人肺腑。

  工人师傅在高空干了两个多小时,

  黄纬禄就站在下面陪了他两个多小时。

  在生活上,

  黄纬禄对自己有“三个三”的要求:

  在基地,

  和大家一起排长队买饭,

  一起搞卫生,

  一起扫厕所;

  出差时,

  只要能走出去就行,

  只要有饭吃就行,

  只要有地方睡觉就行;

  用公车三不许,

  自己私人外出不许用车,

  接送亲友不用车,

  家人有事不搭车。

  2003年,在庆祝神舟五号飞行试验成功的酒会上,黄纬禄与航天员聂海胜、翟志刚合影

  黄纬禄常说,

  航天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

  不光要研制出型号,

  关键是要培养出一支掌握了先进技术的队伍。

  上世纪90年代初,

  社会上流传着“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

  航天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黄纬禄用言传身教挽留了许多人才,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如今已成为导弹研制队伍的骨干力量。

  直到晚年,黄纬禄依然牵挂着

  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

  他对探访者说:

  “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2011年11月23日,

  黄纬禄在北京逝世,

  享年95岁。

  根据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和网络公开资料整理改编

责任编辑:崔静涵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