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劳动课上出质量需要广开“师源”

【地评线】京彩好评:劳动课上出质量需要广开“师源”

新学年伊始,中小学课程迎来新变化。按照新课标要求,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多种劳动技能将被纳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方面。从今年秋季开学,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劳动课要上出水平,师资力量是关键。《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2)》显示,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普遍存在较大缺口。初步测算,小学学段缺15.8万名劳动教育教师、初中学段缺6.3万名、高中阶段缺3.4万名、普通本专科缺6.1万名。这组数字,暴露了短板,揭开了劳动教育的尴尬。

“五育”“三全”靠教师,但师资也要靠教育培养。劳动教育课有其相对独立性,并非单纯的“教你干活”,其体系应包括劳动的目的、要素、课程设置、评价标准流程等。那种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下地干活或做做家务,是一种庸俗化理解。要让劳动课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在课程结构、内容体系、师资配备上都需要完善提升。显而易见,加大劳动课教师培养力度,加快劳动课师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劳动课要上出质量,根本上要夯实学科建设,这事关长远。现在,多数师范院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这是劳动教育师资缺口大的直接原因。据相关报道,在全国高校中,目前开设劳动教育本科专业的,只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师范类院校不招生培养劳动教育专业学生,中小学里自然就缺乏劳动教育“专业对口”的教师。这是一个顶层设计问题,需要多个部门来关注解决。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到招生培养计划,都需要加以系统规划并推动落实。只有在构建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上下足功夫,才会有充足的高质量劳动教育师资供给。

劳动教育属于综合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针对实用型和创新型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在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上,应构建“双师型”协同教育机制,探索综合实践培养模式。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应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提供支持和保障,探索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好企业难以替代的优势,参与劳动教育师资培训。通过校企合作,适应新时期劳动教育改革环境,培养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劳动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都需要有专任师资。当下,由于“师源”不足和学校编制限制,所有学校配齐劳动教育专任师资还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权宜之计,可以考虑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劳动课教师,但需要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水平,避免劳动课只是领着学生干点活了事。在技能层面,学校不妨更多的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基地合作,以“共享教师”的方式聘请一批兼职教师,尽最大努力保证劳动课的教育质量。

把劳动课上出质量,避免流于形式,关键在教师。深刻认识新时代“双创”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正确对待目前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理清解决问题的路径,对深化劳动教育、推进“五育融合”至关重要。(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淮滨县委组织部干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