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聚焦党和人民事业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和发展难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现出强烈的历史清醒、历史自信、历史主动,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权威指导,也为广大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基层干部要常思忠诚之责、多思安民之道、勤思实干之要,真正读懂“治国理政”,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常思忠诚之责,始终保持历史清醒。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首百年历史,我们党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就是无数共产党人用一辈子的矢志不渝、艰苦奋斗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只有做到对党忠诚,才能始终保持历史清醒。要紧紧握牢“对党忠诚”这一“制胜法宝”,始终坚持以史为鉴、总结经验,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干事创业的细节中体现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常学习、常革新,切实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多思安民之道,始终展现历史自信。坚定历史自信因为有人民群众的力量支撑。在百年奋斗进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人民是信心之源、力量之基,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多思安民之道,读懂“人民”二字的深刻内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头上、干在行动中。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干好工作、推进事业,才能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勤思实干之要,始终掌握历史主动。历史发展永无止境,党的奋斗也永无止境,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也永无止境。一切目标都需要通过抓落实来实现,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实干。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不断增加,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风险与机遇并存,只有实干、奋斗,才能创造历史、成就未来。勤思实干之要,才能以历史主动赢得战略主动、发展主动、未来主动。用好“实干担当”这一秘籍,不可只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大斗争一线。要发扬“较真”劲头,多捧“烫手山芋”,多做“热锅上的蚂蚁”,攻坚克难,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真正扑下身子解难事、破难题。(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