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文化

岁岁年年,生生不息——诗词里的中国节日

报告人:董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简 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与“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代表月亮,“阳”代表太阳,分别对应太阴历和太阳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董梅以中国传统诗词为线索,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太阴历中的伦理型节日和太阳历中的自然型节日,并呼吁大家在重视伦理型节日的同时关注自然型节日,重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
总播放:2540
发布时间:2023-01-20 08:50
  • 太阴历,又称阴历。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太阴历中的节日通常指向家庭团圆,属于伦理型节日。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董梅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引出中秋节举头望月的传统习俗,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引出春节阖家团圆的美满景象,以“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引出元宵节放焰观灯的狂欢氛围。[文稿][课件]

  • 太阳历,又称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中国传统农历作为阴阳合历,而二十四节气则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太阳历中的节日指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自然型节日。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董梅以《溱洧》《兰亭集序》为引,向我们介绍了上巳节的传统习俗。[文稿][课件]

  • 二十四节气构成太阳历的自然型节日体系。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董梅指出,二十四节气能够精准反映自然界寒暑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文稿][课件]

     

    董梅讲课图片

    董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场讲座,讲座的题目是《岁岁年年,生生不息——诗词里的中国节日》。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同时我也非常乐于从中国文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观察。

    说起“岁岁年年”,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唐代刘希夷的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短短两句,窥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写出了花朵盛开与凋谢之间周而复始的规律。大家在读这首诗时,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年”和“岁”究竟有何不同。那么,我们就从这一点开始今天的讲座。

    “年”和“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指月亮,又称太阴星,“阳”指太阳。以太阳对地球照射角度规律为依据的历法和以月相规律为依据的历法合二为一,编制为中国的传统历法。在以月亮作为参照的这部分历法体系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年,也就是春节。在以太阳为参照的历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冬至。所谓“冬至一阳生”,指的是这一天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开始回升。民间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岁”和“年”是不一样的,比如过春节时我们会登门拜年,问孩子年龄时会说“你几岁了”。“岁”指的是从一个人生日的这一天到第二年生日这一天,这一闭合的恒星回归年。今天我们不必纠结于这些专业名词,只需知道中国传统历法可分为太阴历和太阳历。

    一、太阴历中的伦理型节日

    相较于太阳历,太阴历中的节日是我们更为熟悉的。太阴历参照的是月亮的圆缺状态。中国人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这里主要指的是情感上的联系。古往今来,多少人将自己的悲欢离合寄托在月亮上。如果月球是一艘小船的话,恐怕真的载不动这许多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总是将自己的情感与月亮的圆缺规律结合在一起,这恰恰反映出在中国人的人伦观念中对团圆的看重。“团”和“圆”在自然界中最为直观的形象,最为显著的参照便是月亮。虽然太阳也是圆的,但我们没有办法长时间直视太阳。而我们可以尽情仰望月亮。

    唐代诗人王建曾写过一首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夜,一轮圆月当空,所有人都在抬头望月。这是一个典型姿态。因这一动作,每个月的阴历十五都被称作“望”,八月十五被称作“八月望”,九月十五被称作“九月望”,阴历十六也因此被称为“既望”。月圆之望所反映的正是我们对人际关系圆满的期望。所以,依托于月亮阴晴圆缺的太阴历所产生的一系列节日,对于中国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比如中秋节。

    相对月圆之日的十五,初一也同样重要。初一这一天看不到月亮,天空是昏暗的,故被称为“朔”。春节就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前后,会有几亿人为了团圆,返乡回家,形成“春运”。《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过春节时会先进行祭祖,这是对血缘源头隆重的致敬。祭祖结束后,所有当世子侄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红楼梦》称其为合欢宴。今天我们也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种行为的目的正是加强对共同血缘的认同,缔结更加亲密且有秩序的家庭关系。从家庭这一基本单位展开,我们就能看出中国人对社会秩序的重视。正是依靠春节、中秋节等隆重的传统节日,一次次加强国人对共同血缘的认同以及对团圆的期待。

    宋代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岁”指这一天,“除”指除夕,“日”指除夕之后的次日。除夕,俗称大年三十,除夕之后的次日,俗称大年初一。从语词对应的角度看,“除夕”对应“元旦”。然而“元旦”这个词已被用于公历1月1日。从源头上看,辛亥革命废除传统历法,改行公历,这时才将“元旦”割让给公历新年。无论是从母语的完整性角度看,还是从节日色彩的完整性角度看,这一做法都让人感到可惜。“新桃换旧符”是传统民间习俗。新的一年,要在家门前挂上桃符,以驱邪祈福。

    唐代诗人王湾曾写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同样是在描述除夕夜里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在长江上的一艘小船里,送走一年中最后一次日落,并东望大海,迎来新的一年中的第一次日出。这描述的正是守岁的习俗,全家一起看着太阳在地平线落下,又在拂晓黎明时看着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至此,我们通过中秋和春节对太阴历体系中的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阴历以月亮的盈亏规律,也就是月相,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节日体系?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族群,我们与天地日月的关系非常紧密。比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举头望明月”中的“望”,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人观察自然,与自然产生联系的方式。《易经》将这样的方式表述为“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即“仰观俯察”。望日望月、观山观水,这些都是先民主动与自然产生联系的方式。

    随着民族自身文明的进步,逐渐产生出远离自然的节日。比如,元宵节。虽然元宵节也是以月圆作为时间节点,但却不同于中秋和春节。因为中秋和春节的指向是家庭,是家人团圆的节日。在中国人的古典生活形态下,这两个节日是要在家庭中度过的,但元宵节却不必如此。古代的元宵节带有某种狂欢节的气氛。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的元宵节氛围。元宵节晚上看灯、放烟花的习俗已经盛行于宋朝。“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如果不细读的话,很可能以为这是在说春天到来,树上的花都开了。但其实这里是一处比喻,如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辛弃疾将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比作春天的花开。南宋的夜空与现代城市中被灯光侵蚀的夜空不同,在那样深邃的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多么璀璨,消散下坠的过程又像是一场流星雨,令人惊叹。“宝马雕车香满路。”这时词人从天上看到地面,城市中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大街小巷中还弥漫着香气。这香气中一方面有烟火的味道,另一方面宋人重视用香。“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时视线再次升到天空,看到像玉壶一般皎洁光润的月亮在移动,这里是指时间在流逝。“鱼龙”是宋代百戏的一种称呼。可见,这座城市一整夜都有娱乐表演。这是南宋时期元宵节狂欢的一段记录。另外,根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前后的这段时间允许仕女出游,也就是说允许女子在这一天出游观灯,真可谓是全民狂欢的节日。今日的元宵节已经褪去了全民狂欢的氛围,转而成为家庭团圆的节日。

    节日发展史上,有这样一条规律可循:传统节日基本上都在逐渐指向家庭,逐渐指向关系的巩固和维系上,我称之为伦理型节日。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