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企业基础研究人才活力

激发企业基础研究人才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企业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提高企业基础研究能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关键在于激发人才杠杆推动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激活企业基础研究人才的一江春水,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能。

加快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由于基础研究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巨大,单纯依靠企业个体很难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对此,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之间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构建“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的基础人才培养全链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针对原创性基础研究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问题,应推动企业同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各类人才开展联合攻关;确定研究重点领域、重点分支以及重点突破口,打造大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各方协同的众创平台。同时打通企业界与学术界、产业界的互动通道,加快推进研究成果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快速实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建立健全全周期人才评价机制。应在遵循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基础研究人才“引”“用”“荐”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基础研究人才原始创新的全周期人才评价机制,打造潜心深耕基础研究领域的政策环境,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科技创新生态。赋予用人企业更多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人员特点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制度机制。实行以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为标志的代表作评价制度,构建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等为要素的企业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实行由一线科学家举荐优秀青年人才担任重要科研岗位、承担“从0到1”基础研究任务的人才举荐机制。

积极推广全方位人才激励机制。随着科技创新对企业基础研究技术突破的迫切需要,企业亟须推广放开基础研究人才薪酬福利待遇条框限制,提供与市场行情和国际化趋势相匹配的薪酬待遇体系。应全方位制定人才激励措施,施行分级激励制度,支持开展基础研究的企业经过岗位分红、项目分红或虚拟股权激励等激励方式,推进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薪酬分配制度,构成“当期+长期”相分离的企业基础研究人才激励体系。制定企业科技奖励管理方法,依照科技项目转化构成利润比例对作出重大突破性贡献的基础研究团队施行激励。探究企业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的“揭榜攻关”,依托专家人才柔性组建团队,授予专家人才团队组建、技术道路选择、内部考核激励等方面的自主决策权限。

培育全过程人才成长机制。在企业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过程中,要让科学精神伴随研究经历生根发芽、蹲苗强根、拔节育穗、成熟收获,并内化为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内核。唯有始终秉承“十年磨一剑”的科学求索精神,终身铭记“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科研工作者才能始终保持定力、耐力,不懈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共同托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作者:张惠娜、孙显蔚,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副研究员,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