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宜居古镇兴

顺天宜居古镇兴

富饶的西山蕴藏着丰厚的物产资源,绵延的永定河贯通了沿线往来,山河哺育之下的京西古镇,不仅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繁华商市,更担负着古代京城与外界贸易中转的重要功能。南来北往、穿梭不息的各地行旅商贾,以京郊大小古镇为支点,将相隔万里的纵深腹地和广阔市场串联起来,建构起从京城辐射全国的发达商业网络。

御园孔道海淀镇

海淀镇的早期发展,与蓟城通往居庸关大道关系密切。元代王恽在《中堂事记》记载:“中统元年赴开平,三月五日发燕京,宿通玄北郭。六日午憩海店,距京城廿里。”由此可看出海淀与燕京的地理关系。海淀镇的发展,从清代康熙朝开始陆续在海淀西北修建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家园林,并长期作为皇帝“御园听政”之所,开始走向兴盛。《天咫偶闻》记载:“海甸,大镇也。自康熙以后御驾岁岁幸园,而此地益富。王公大臣亦均有园,翰林有澄怀园,六部司员各赁寺院。清晨趋朝者,云集德胜、西直二门外,车马络绎。公事毕,或食公厨,或就食肆。其肆多临河,举网得鱼,付之酒家,致足乐也。当是时,百货非上者不往,城中所用,乃其次也。”到乾隆年间,海淀镇已经十分兴盛。据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祁韵士所撰海淀六圣祠碑记载,当时的海淀为“御园孔道,车马之往来,商贾之辐辏,鳞次栉比,无虑数万户”。

清代海淀镇曾开设有几处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宫市,其中同乐园买卖街开设于圆明园,市中陈设与寻常市集无异,开店者由内监充任。市中商货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凡古玩估衣以及茶馆饭肆,一切动用诸物悉备,外间所有者无不有之,虽至携小筐卖瓜子者亦备焉”。另一处是颐和园的苏州街,位于万寿寺旁,是乾隆帝为其母庆贺七旬诞辰而设,“仿江南式,市廛坊巷毕具,长至数里”。买卖街作为开设在皇家园林中的特殊宫市,不仅丰富了北京都城文化内涵,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也有极大推动作用。

清代海淀镇商业的发展,还表现在商税极为可观。据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清代京师税收总署位于崇文门外大街,此外“散税口有十余处,缺之肥瘠不等。最好者称桥、坝、海,即卢沟桥、东坝、海淀是也”。不过,晚清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北京城遭受巨大劫难,当时的海淀镇未能幸免。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据九门提督文祥等人奏报,圆明园大宫门外朝房多被焚烧,并“海淀一带铺户居民房间亦多烧毁”,昔日繁荣的海淀古镇沦为废墟。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淀镇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之路。改革开放初期,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的陈春先和纪世瀛、崔文栋等人,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在他们的带动下,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纷纷来到中关村创办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99年,国务院批复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随着一代代中关村人的努力,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平台。

辇毂重地长辛店

长辛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清代称长新店,曾隶属顺天府宛平县。因其临近京师,地处京城西南之交通要道,被誉为“十五省通会之衢”,从全国各地进京朝觐、科举、谒选、工贾的行旅多在此打尖歇脚,带动了长辛店的兴盛。

明清时期的长辛店,紧邻卢沟桥,是西南方向进京的必经之路。关于这条大道的走向和沿途风物,民间流传着一首童谣:“前门楼子修得高,菜市口人多闹吵吵。彰仪门外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有十一孔,东头狮子西头像。长新店街五里长,二十五里到良乡。良乡塔、半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得益于这条南来北往的进京要道,长辛店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长新店系附京要地,人烟稠密,为商旅往来辐辏之区”。

清代长辛店古镇商业已经十分兴盛,“长新店街道有五里之远,系南北往来总路”。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九月二十七日,长辛店街道恒升、信成等店铺遭遇结伙盗劫。据被劫铺户贾会彩等人称,街上共有商铺十余座,包括钱店、布铺、烟铺等。“是夜三更时分,同时被贼劫去银,自四两及数百两不等”。案件虽不大,却因长辛店“辇毂之下”的地位,让嘉庆帝十分恐慌,并分别在十月初三日、初九日及十二日连发谕旨,“节次严饬”,责令时任直隶总督的胡季堂迅速处置案犯。经过审讯案犯可知,此案乃因有人长期在长辛店做工,眼见“长新店铺户甚多”“殷富可偷”,进而起意劫掠。尽管这是一桩普通的偷盗案件,却引起了上自皇帝,下至地方要员的高度关注,可见长辛店地位非同一般。

近代以来,长辛店成为中国工人北方运动的发源地。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等选取长辛店作为重要的活动基地,加强与全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联系。1922年4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一次筹备会在长辛店召开,揭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序幕。如今,留存下来的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等早期中国革命旧址,已经成为北京红色文化的重要地标。辉煌的红色印记,使这座古老的京西重镇熠熠生辉。

诸村典范模式口

模式口古镇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蟠龙山和黑头山的交会处,在金顶街路与京门路之间,自古以来为东西往来要道。村西面曾有古隘口,路窄坡陡,地势险要,是一道可设防的天然屏障。

模式口因道而兴。绵延穿越于北京西山和永定河河谷的京西古道,自古代先民开凿“披山通道”以来,成为北京与外界交往的重要凭借,也由此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古镇。京西域内的各条大道主路与细支小道,犹如畅通的血脉,不仅连接了京城与外界的往来,也将京西的大小村落融于古道运输线中。据1927年4月10日《益世报》记载:“现有北京大通汽车行经理人朱华亭等,拟创办京西长途汽车。计由北京阜成门起至京西八里庄为第一站,至田村为第二站,至模式口(即磨石口)为第三站,至三家店站为第四站。”这条线成为“北平特别市长途汽车管理局中最佳之路,时有外人游历者经过”。

京西饶富地利,尤以出产煤炭为最。民国时期的《琉璃厂杂记》记载:“磨石口,产煤及笔铅,颇富庶,堡垣若城垒。”从矿源而言,京西一带煤矿属于同一系,故1922年关于京西地区煤矿的社会调查称:“京西的煤矿,自石景山三家店、门头沟,至石景山等处,迤逦蔓延约二十里,所以各矿互相都有连带的关系。”模式口煤炭资源也极为丰富,时人认为此处“距京甚近,运输便利”“于是惹得一般资本家多在门头沟附近购置煤矿,设窑采煤”。自晚清铁路运输开设,专开设有门斋一线,“转运煤斤颇称便利”。

清末民初,模式口古镇成为京西现代化进程的先驱,以其工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良、商业之鼎盛被打造成京城模范村镇。20世纪初,为“保地方自治之权,而便民用”,清廷正式创设京师华商电灯公司,而模式口则是电灯公司架设电路的途经之地,也被选址作为“电锅机器”所在地。这里曾因安设电线杆占用村庄耕地产生冲突,在村民代表李雅轩等人的调解下,电灯公司给予村民部分补贴,并允诺为模式口通电,因此模式口也成为北京郊区第一个通电的村庄。

“磨石口,先通电,来学校,当模范。”从引入电力设施到开办学校,近代以来的模式口古镇,实现了堪称模范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今日的模式口大街,以其丰富的历史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已被列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一新的模式口大街,昔日芳华与今日峥嵘深度融合,让这座京西古镇魅力无穷。

物阜民丰三家店

三家店古镇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地处永定河渡口,在辽代即已成村,海淀大觉寺《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阴,即刻有“三家村”地名。三家店是连接京城和西山的门户,是京西古道沿线的重要聚落,也是北京郊区久负盛名的一座历史古镇。

京西群山中储藏有大量煤炭,至迟到辽代,都城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煤炭在冬季取暖,京西煤炭的开采为都城提供了重要燃料来源。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西山煤炭为京师之至宝,取之不竭,最为便利。为了便于运输西山煤炭,历史上曾多次修整京城通往门头沟等地的西山大道。据碑刻记载:“西山一带仰赖乌金以资生理,而京师炊爨之用,犹不可缺。道路忽而梗塞,各行生计攸关。”西山大道的修整畅通了煤炭运输路线,也成为推动京西地区商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东看张家湾,西看三家店。”明清以来,三家店成为京西重要的贸易枢纽和商业重镇,这里不仅是京西煤炭及其他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也是京师与华北地区的贸易中转站。据三家店现存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二郎庙重修碑》、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重修龙王庙碑记》等碑刻资料统计,参与寺庙兴建的捐资商号前后多达300多家,其中煤厂近百家,其他还有灰厂、木厂、花炮厂等。这些店铺很多都是百年老店,甚至一些煤厂、灰厂存在时间长达200余年。

清末开设于三家店村的煤厂共计30家左右,其中天利煤厂是规模最大的一家,由本村殷家经营。殷家大院位于三家店中街,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共分为东、中、西3个院落,房屋多达72间。据现存寺庙碑刻可知,当时天利煤厂参与本村白衣观音庵、西山大道和龙王庙的修缮工程,捐资数额十分可观,其买卖经营之兴盛可见一斑。到民国初年,殷家后代殷海阳成为北京地区煤业的代表人物,1926年前后曾两度担任煤行会长一职。

蜿蜒绵长的永定河和西山,不仅源源不断地给北京这座古老都城供给着饶裕富足的物产资源,也塑造了它深厚独特的文化格局。如今,山河掩映下的京西古镇,在新时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犹如一颗颗耀眼明珠,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京郊大地,极大丰富了西山永定河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高福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