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加强实战化训练着力点

厘清加强实战化训练着力点

引言

军事训练作为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是与时代变革和打赢要求相适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军事训练进入全方位变革、整体性提升的新阶段。随着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迫切需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实案化对抗性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

着眼混合对抗,强化全域作战能力训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下,战争力量已经突破传统空间束缚,正向深海、太空等新领域拓展,战争力量的作用领域已由传统的物理域扩展进入信息域、社会域等域,战争对抗范围更加立体多元混合,更多的人类生存、生产方式却被作为战争手段纳入其中,全领域体系对抗、全时空混合博弈成为新常态。因此,实战化训练应当在巩固提升联合作战共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加快生成跨域延展能力、多域协同能力等而展开,提升遂行全域作战任务的能力。一是要抓好跨域攻防训练。为应对多域混合威胁,提高各军兵种对联合作战、全域作战的贡献率,应着眼各军兵种力量在不同领域的灵活使用、综合使用,强化空对地、地对空、陆对海、海对陆等军种作战力量跨域攻防训练,强化各军种信息域攻防训练,着力提升单一军种跨域、多域行动能力。二是要创新多域协同训练。打破军种壁垒,以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加强跨军兵种、跨建制单位力量跨域融合编组、聚合一体打击训练,通过信息驱动各军兵种参训部(分)队展开远程异地联合行动,实施跨域联合协同、多域同步完成联合军事行动,促使作战要素与作战力量由“联合”向“融合”转型。三是要推开混合对抗训练。不断探索与加强陆、海、空、天、电磁、网络等空间,以及物理域、信息域和社会域等多域混合一体的攻防训练,实现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联动响应、敏捷同步、混合作战,形成战争手段全域融合、战争行动多域致效能力。

创新作战概念,强化典型作战能力训练

作战概念是基于作战演变趋势和军事科技发展运用,对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场景、战场行动和力量运用的超前设计与概要描述。制胜未来、打赢战争,就必须坚持以战领训,深化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创新作战概念和战法训法,推动作战概念创新转化与落地落实。因此,应以作战概念为指引,遵循“典型场景-行动战法-训练课目”的思维链路抓好实战化训练,提升各领域各方向各任务部队典型作战能力。一是要强化支撑作战能力训练。从战略战役和战术技术层面解构作战概念,将作战概念细化分解出网信支撑能力、融合编组能力、任务规划能力、多域联动能力、自主协同能力、人机交互能力、信息攻防能力和直达保障能力等支撑要素,着力加强通信组网、力量编组、智能辅助决策等训练,筑牢专项能力基础。二是要注重单元作战能力训练。从军兵种和不同作战单元层级解构作战概念,细化出不同层级的能力需求,抓好各类各层级作战单元侦察预警、战场机动、火力突击、作战保障、后装保障等训练,提升各层级作战单元支撑作战概念的对应作战能力。三是要突出方向作战能力训练。要区分各战略方向研究设计典型作战场景、作战构想和作战方案,坚持以构想和实案统领任务部队、以任务部队支撑构想和实案,针对性设置演训课题,加强实案化对抗性训练,突出抓好重点课题专攻精练,通过实案化训练使任务部队熟悉方案、熟悉战法、熟悉行动、熟悉协同。

聚焦抗强制强,强化核心作战能力训练

敢打必胜、遇强更强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因此,应把制衡强敌作为推动实战化训练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针对性训练,提升打赢的核心作战能力。一是要强化综合防抗训练。打赢综合防抗作战是抗强制强作战的重要一环,对保证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围绕形成要地防空等能力,着力加强重点领域训练演练,提升综合防抗作战能力。二是要拓展威慑震慑训练。战略威慑震慑能力是取得抗强制强主动权,达成不战而胜或小战而胜的重要能力。为此,要突出远海联合机动、远程火力精打、战略特种作战等课题训练,抓实全民国防动员训练演练,提升平战一体的威慑震慑能力。三是要突出非对称打击训练。遵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非对称军事力量和手段训练,积极开展远程战略投送、常导打击、特种攻击、无人作战等课题训练,全流程、高强度、实战化、昼夜连续组织应对训练,保持战备执勤和实战练兵高度一致,在实抗实训中提升非对称制衡能力。

突出新域新质,强化新型作战能力训练

随着战争形态加速向智能化演变,新型武器装备、新型作战力量的快速化规模化增长,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制胜未来的关键力量。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手段,把握新域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推动新装备新力量加快形成实战能力,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优先选项。因此,推进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融入体系、形成能力的训练,既是全面发力加速生成新域新质作战能力的需要,也是基于体系涌现机理有效提升体系作战能力水平的现实要求。一是要抓紧新装备训练。推动相关装备进入方案、进入演训、进入实战,开展高精尖技术实战实训检验,通过训用结合、以训促备,练就“一剑封喉”的打击能力。二是要抓好新型力量训练。掌握新型力量的驾驭之术,不断提升新质作战能力,锻造新型作战力量成为未来作战的利刃尖兵;要结合联演联训,深入破解短板弱项,探索新型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契合方式和体系运用方式,推动作战体系整体升级。三是要抓实新领域训练。着眼国家领土主权在哪里、安全需求在哪里、利益拓展到哪里,军事能力就跟进到哪里,加强新领域攻防作战训练,强化相关领域课目训练,把新领域作战任务、作战运用、作战协同研深研透练精,提升新型领域作战能力。

紧贴实战环境,强化极限作战能力训练

未来战争对抗的要素增多、领域扩展、程度激烈、情况复杂,极限作战能力的发挥将成为未来战场比拼的硬核。因此,实战化训练作为未来战争的预演,应贯彻极限化理念,以极限训练应对极限挑战,以极限准备冲破极限施压,挑战禁锢区、跨越临界点、突破极限值,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释放、作战能力的最大提升。一是要加大人员极限训练。要坚持实战标准,依据实战方案,从多环节、多侧面、多条件创设苦与累、难与险、急与变的战场环境,科学加大训练密度与训练频度,通过极限状态下的训练,提高受训对象技能、体能、战术水平和生理心理承受力“阈值”,使受训者承受能力受到最大强化,以适应未来高强度、高难度、高烈度作战环境。二是要强化装备极限训练。按照“真难严实”要求,努力把武器装备用到极致,加强各类武器装备尤其是主战装备在极限性能、干扰条件、复杂恶劣环境下的实战运用训练,达到发挥武器装备最大作战效能、极限作战效能的目的。三是要深化指挥对抗训练。突出高强度、针对性、对抗性作战演练,加强多课题、全天候、昼夜连贯演练,把演练条件设难设险,在近似实战条件下练指挥、练谋略、练协同、练保障,在最复杂、最困难、最严峻的情况下提升指挥员临危不惧的指挥品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