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这是中国航空工业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标志着C919“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中国大飞机正式走进广大消费者的生活。5月29日上午8时25分,国产大飞机C919搭载135名旅客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前往成都,执行MU9197航班,于上午11时05分降落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这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开启常态化运营。
C919常态化运营,提振中华民族精气神。评判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应用型科研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为服务社会、助力社会发展的科技产品。民航客机是无数高新科技的集成产品,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有着极高要求,C919从研制、投产、交付到最终商用,意味着我国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民航大飞机生产制造,几乎是欧美企业的“专利”。C919由我国独立设计研发,拥有技术自主能力。它寄托着中国人推动民航事业大发展的强烈信心和决心,展示出多年来集聚的能量,极大地提振了民族自豪感。
C919常态化运营,交出令人自豪新答卷。大飞机立项十几年来,全国二十多个省市,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30余万人的大团队开展大协作,共同参与到大飞机的研发制造之中。他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注入了热情和智慧,收获了成功和喜悦,创造出符合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飞机客舱选装了20个12英寸吊装显示器,支持高清1080P电影放映,以愉悦视听的形式巧妙融入一系列中华文化元素,在航班起飞前为旅客添上一份惊喜。公务舱、经济舱段均选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客舱座椅。客舱拥有2.25米的过道高度,为旅客提供舒适的视觉空间。
C919常态化运营,再筑航空工业里程碑。大型客机制造技术复杂、工艺尖端, 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项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复杂系统工程。16年前,即2007年我国开始大飞机立项,10年后即2017年实现首飞。从立项、下线到首飞,再到取证、交付、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不仅中国人的大飞机梦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而且C919的全球订单目前已经超过1000架。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大飞机筑梦蓝天,强信心迈步复兴。大飞机筑梦蓝天是几代中国人魂牵梦萦的愿景,不仅是装备制造业实力强大的标志,也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一整套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强国建设。有了大飞机制造的这个样板,我们就能在更多重大关键技术上和重大装备研制上取得更多突破,和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路、中国车一起,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新的重大成果,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