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刘东超

刘东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

点击观看视频

本期“跟着习主席学国学”节目,我们一起来学习“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

2021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话讲得非常鼓舞人心。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充满惊涛骇浪。这些艰难险阻包括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按照自身的现实情况,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礼记·中庸》。《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到了宋代,一些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记载,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这句的意思是说,“伟大啊,圣人之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待圣人来实行”。

那么,哪些人是圣人呢?我觉得是那些被称为君子或者贤人的人。《中庸》中对君子有一个描述:“尊德性而道问学”。也就是说,君子既要尊重与生俱有的善性,又要经由学习、存养发展善性。“致广大而尽精微”是说君子除了能在大的事情上处理得很好,还能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极高明而道中庸”是说君子在为人处世上已经达到非常高明的境界,但他又非常遵循中庸之道。我想,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君子对人生的定位。

“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现代启示:对国家治理来说,“致广大”着眼于全局和大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尽精微”着眼于小处和细节,强调埋头实干。我们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把“致广大”与“尽精微”割裂开。比如,有些人擅长“致广大”,但细的东西做不了;还有些人只注重小的东西,不太注重大的东西,这类似于“盲人摸象”,只得局部,不见整体。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把“致广大”与“尽精微”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取得好的效果。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