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一个社会要繁荣发展,要充满生机与活力,就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阐明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源泉所在,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思考,认为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指出历史是具有生命的、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人的历史,而不是精神或意志的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历史,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人是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对象化的物质世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就不可能有人类历史。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正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的。作为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创新创造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一切精神财富都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变革的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一切社会变革都基于这个基础,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生产关系,任何社会变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尽管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与变革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但社会变革最终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和利益诉求。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唯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2.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指出:“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理论是以理性为主的社会意识,理论创新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统一的需要,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人类的真理性认识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理论创新必须基于社会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明确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指出了人民群众在复杂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本质。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使其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紧密结合,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无不源自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重要体现。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真心拥护下汲取群众智慧、依靠人民力量,经过艰苦探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来自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实践,直接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无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彰显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3.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入人民群众做好调查研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深入人民群众,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为全党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树立了光辉典范。深入人民群众做好调查研究是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又是我们获取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人民群众不仅最了解实际情况,也蕴藏着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好调查研究才能持续不断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价值观。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首创精神为前提的。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反映着社会发展趋向,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更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注重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不断从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伟大思想要迸发伟大力量,就必须使思想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这个社会实践的主体,就必须让创新理论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同和真心拥护,使之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阐释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人民群众同引导群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把握好人民群众的理论关切,不断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何军明 孙华玉,均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