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为何“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的影响力”

中国理论网:为何“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的影响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1]。这一“核心价值观”,即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思想相互激荡、内容包罗万象、形态多元多样、生态纷繁复杂的当代“文化图景”中,核心价值观如何塑造了文化影响力呢?对这一问题的考量与分析,需置放于文化创作、文化魅力、文化交流、文化渗透四种常有文化状态。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文化创作的“一面旗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创作,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与时同频的文化创作,就是人类文化长河始终能够继往开来、滔滔向前的源头活水。而明确“为什么人”的问题,则是文化创作的首要的、原则的问题,是回答文化建设“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反映人民需求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呈现,是全国人民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的根本性质、基本气质与深层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引文化创作的“旗帜”,就是要解决文化创作的导向问题,防止文化建设在“为什么人”“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上发生偏差。这就是说,文化创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把当代中国精神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化作品之中,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展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文化魅力的“一颗恒星”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成为讲述“春天的故事”的重要载体,产生了大量既有“充实之美”又有“光辉之大”的优秀作品。例如,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电视剧《觉醒年代》、电影《长津湖》等,内蕴了富强、爱国、敬业等当代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犹如“一颗恒星”,“点亮”了作品本身且决定了作品的分量。同时,与之相反的是,也有部分文化产品逐渐屈从于资本逻辑和经济效益,为了增加亮点、卖点而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迷失方向、丧失魅力。如果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那么,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之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2]。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功用,正是因为它蕴含了某种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以此抒写时代、歌颂光明、抒发理想,能够于无形中打动情感、触及心灵、激发力量,从而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彰显自身魅力。“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增强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是其能够强筋健骨、永葆魅力的“秘诀”所在。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文化交流的“一根中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4]交流互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开放性的必然要求。今天,不同民族的文化“零距离”接触、交流、交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我们学习国外的学术理论、现代小说、芭蕾舞、管弦乐、油画、电影、话剧等文学艺术成果,以期在中西合璧、开拓创新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过京剧、民乐、书法、国画、饮食等方式来了解中国,运用《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中国题材电影来丰富文化创作素材。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被吸收的“异文化”,经过民族文化之“胃”消化后成为民族文化的新内容、新形态,并从政治、宗教、文艺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反映出来,成为一种“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旗帜,是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所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轴”,一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的定力所在,如此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二是在文化交流中分清主流与支流、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所在,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择善而用、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御文化渗透的“一道防线”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文化交流需要推进,但文化渗透需要防范。今天,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越狭窄的原初定义。文化与经济、政治、人权、民主、生态、战争以及民族兴衰等有机关联起来,甚至逐渐被用来取代这些语境中原有的言说对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在文化内核上没有自己坚守的核心价值观,那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甚至陷入“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误区,就不能在世界文化热战中站稳脚跟。更需要警惕的是,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执守“文化中心”“文明冲突”的偏见,利用网络、影视、刊物、图书、会议、学术、时装、奖项等庞大“文化武器库”获取高额经济利润的同时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倾销,意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目的。这种文化渗透,并没有先进的知识含量或思想智慧,而仅是符合西方霸权政治的利益诉求,成为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毒瘤”。如此境况下,若没有或是不自信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无法抵挡外来的价值渗透,最终只能在价值观的对抗中败下阵来。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抵御文化安全的思想“防线”,不仅仅关涉到文化安全本身,更关系政权的兴亡更替、人民的安危祸福、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国家安全的深层屏障。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建设,首在铸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在指导文化创作中发挥好“旗帜”作用、在彰显文化魅力中发挥好“恒星”作用,在推进文化交往中发挥好“中轴”作用、在抵御文化渗透中发挥好“防线”作用。唯有此,才能在今天的文化热战中始终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乘风破浪、领航向前。

【基金项目:本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019CDJSK49YJ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娜,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06页。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51页。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58页。

[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04页。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