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根本指针

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根本指针

——学习贯彻习主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主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丰富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具有十分重大深远的意义。

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主席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我们就一定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用自强不息的文化创造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彰显“两个结合”的独特魅力。习主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赋予其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阐明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主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党强烈文化担当和高度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根本指针。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如何推进文化建设等基本问题。习主席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迈向美好未来离不开文化的力量;确立文化建设的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突显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的中轴作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文化创新创造,要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等等。这些回答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坚定的守正创新、开放的胸襟气度、强烈的为民情怀,为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有: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等。习主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引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些任务要求及相应的战略部署,必将持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习主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方法,既蕴含源自历史的深邃洞察,也包括昭示未来的卓识远见,具有清晰明确的实践要求。

坚定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文明形态的扬弃和超越。新征程上,我们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秉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机活力。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守正创新、赓续传统、传承文化来谱写当代华章。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融汇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社会实践中。

(执笔:杨威、周俊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魏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