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家园遗产、文化传承与中华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网:家园遗产、文化传承与中华文明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是历史见证者与当代讲述者。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理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者拟用一个整合性的“家园遗产”概念作为线索进行思考。

一、家园遗产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

行走广袤大地,感受家园传承。站在文化遗产和文明的关系维度上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传承”,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广袤国土上陈列的文化遗产经由文化传承发展而建设中华文明的“家园”。

这里看待广义文化遗产而所说的“家园遗产”,是由文化、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系统性交互、衍生、发展而来,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生态的立体化呈现,是中华大家庭动态、活态、和谐态的传承见证。在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当代语境中,文化遗产一方面发挥了实存见证和价值阐释的功能,另一方面更要为家园遗产的未来构建发挥导向作用。

各类文化遗产所构建的中华文明家园遗产,是从古至今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见证与当代演绎。其中实存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尤其以不可移动文物最为典型,见证了人的居住方式、与自然的沟通方式、纪念方式、埋葬方式,实际上是家园营造与家园观念的多形态体现。古建筑遗产能给人带来鲜明的家园遗产感受,包括作为家园地标、纪念碑性、精神灯塔、活动场所、文化空间、博物馆舍等诸多文化功能,通常以生者与家族居住地、城市建设地、贸易交流地、祖先纪念地、神灵信仰崇拜地等特定形制呈现在世人面前。古墓葬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家园遗产”,它是亡者的地下家园,也是生者的祖先茔地、家族遗产、情感寄托,在沟通后人与祖先的亲缘凝聚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地下家园在“事死如事生”和象征等级仪式性场景等方面都有复杂交织的体现,反映了古人对于死亡世界的复杂认知和对于祖先福佑的信仰,是处理生者与祖先关系的重要家园构建方式。古遗址作为家园遗产的载体,能给人带来“废墟”所独有的魔力,尤其是史前聚落遗址、史前城址,为追寻中华文明源头提供了独特的考古线索。古遗址还为寻找家园追忆、时空对话、祖先痕迹、怀古幽思等场景提供了独特的场域,并且穿越时空,连接古今。

广义文化遗产或称之为“大文化遗产”,同样为中华文明家园遗产的建构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生动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人与自然、人与人沟通的知识、技能与实践,是家园生产生活的活态呈现。地名遗产是人、地与家园最为外显的交汇方式,凝聚了家园的命名记忆,也是家乡与远方的情感连接。而自然遗产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山水家园,是家园遗产赖以存在的生态基础。农业遗产是农耕文明在适应自然生态的前提下维系生存发展的生产劳动基础,是家园中的衣食住用之源。水利灌溉工程遗产是治水文明与水共生的工程遗存,是家园中的灵动通道之泉。文献记忆遗产是有文字民族对于各类文献的记录方式,是独特的历史档案,是家园的集体记忆之根。工业遗产是家园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创造,见证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业化、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各种不同具体类型的遗产,为家园遗产构建美好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家园遗产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追溯家园遗产,实证文明厚度。站在文明的深度上来思考,中华民族“何以中国”,究其内因,可以归结为家园的深厚内在驱动力使然。

中华各民族对于家园遗产具有日趋共同的认可度和向心力,故而中华文明体现出与世界其他文明所不同的突出特性。因为家园观念深入人心,家的营建是统一的,家的传承是连续的,家的开拓是创新的,家的交融是包容的,而家的对话是和平的。由此,中华文化遗产所系统构建的“遗产家园”,见证了其自古族群绵延和血脉传承至今的突出连续性,也讲述了在建设家园的历史进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突出创新性,确认了家园不容分割的突出统一性,突显了家园内外交往交流交融的突出包容性,展示了家园宁静致远、协和万邦的突出和平性。

“家园遗产”具有真实性与完整性特点,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强调的对遗产本体、群体与周边环境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原则。“家园遗产”还具有实践性与伦理性特点,这是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天下一家”共同体理念由“小家”到“大家”的推演逻辑的重要体现。儒家哲学是实践哲学和生活哲学,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对于宇宙和自然界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整体集合。伦理性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中心理念,也是中华传统儒家式共同体构建和关系认同的基本方式,从家到国、再到国际和天下均是如此,具有强烈的关系性特色,曾在历史上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儒家文化圈,也是今天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基础。这些特征结合起来,正是“家园遗产”的系统性、实在性的体现。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家园遗产的角度而言,基于其对于“实”的重视和追求。“文化遗产”之所以成为“文化”的“遗产”,关键价值在于其“实”。从真实性到完整性,加以实践性、伦理性,家园遗产强调的是不同层面都能感受到的“实”。从强调“真”到强调“实”,可以视为一种思维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具有更落地的转化性、更灵活的操作性、更有机的构成性。我们从文化遗产中看到了从古传承至今的“实”,让我们的文明传承更具有强烈的实证感、实景感、实在感,也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华家园遗产的鲜活之实。

三、家园遗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讲述遗产家园,探寻现代文明。站在文明的尺度上,中华民族“何以现代”,有一条探寻路径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向着家园的美好未来愿景而去,建设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基于国情和面向世界相结合的中华家园。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突出强调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结合、中华民族交融与中外文明互鉴的结合,从文化遗产角度而言,建设“家园遗产”理念与实践应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建设的美好家园,需要与世界对话、会客会友,需要融入现代文明、当代生活,故而需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家园遗产。

家园遗产的理念需要转化为能落实的行动,需要通过文旅融合等多元渠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让民众从文化遗产中获得实证感、实在感、实景感,产生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感受美好生活、诗意栖居和远方家园的结合,是家园遗产融入社会生活的一种体验和认同。

家园遗产有着自身内在的“家园逻辑”,包括家园如何产生形成(即文明起源)、如何巩固壮大(即文明传承)、如何对外交流(即文明互鉴)等,都是当今需要孜孜以求的核心时代议题和关键研究课题。从国家战略高度来看,需要从宏观、长时段、国际化视角来关注中华文明家园遗产,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思考“第二个结合”的核心本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有获得感、更具共情力的探索方向。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