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实践探索——河南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调研报告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实践探索——河南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的河南,如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围绕这一课题,本刊与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组成联合调研组,赴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一、实践经验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多年来,河南省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创新实施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持续推进文化资源的“优势再造”,不断将自身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精神力量。

(一)以厚重的文化滋养为立足点。河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地区,从仰韶文化考古发掘揭开现代考古学探索我国史前文明的恢宏序幕,到夏都二里头遗址揭开王国时代的神秘面纱,再到秦汉大一统的完成,那些起源于河南并绵延至今的王朝、都城、文字、文物等各类传统文化载体和结晶,成为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物质和精神坐标。文物数量众多,河南省现有可移动文物177余万件/套,不可移动文物6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洛阳二里头、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种类齐全。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河南省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个、名镇10个、名村9个,还拥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等5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事业亮点多,近年来,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萃取题材、获取灵感,创作出豫剧《焦裕禄》、话剧《红旗渠》等优秀作品,推出《大宋·东京梦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黄帝千古情》等演艺项目,充分展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文艺创新的宝藏”。

(二)以兴文化工程为先手棋。为进一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研究阐释工作,河南省研究制定《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兴文化工程。成立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家委员会,建立工作专班,集中高校、智库、科研院所等社科资源,实现人才联动、资源联动、机制联动,强化服务保障,多渠道筹措经费。首次实施“揭榜挂帅”制、首席专家负责制,以不限制职务职称等方式,对文化研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充分激活文化研究的“一池春水”。目前,该工程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和300余项阶段性成果,如“习近平用典中的河南元素”重大委托项目已通过鉴定验收;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撰写的《深化中华文明研究和成果转化传播》等标志性研究成果相继发表等。

(三)以对文化资源的“优势再造”为突破口。河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推动这些文化资源实现“优势再造”,是河南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法宝”。

1.依托传统文化打造超级IP。自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后,河南广播电视台乘势而上,以“网剧+网综”的形式,探索打造出“中国节日”这一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影视IP。陆续推出《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爆款”节目,在国内外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1季》获得中宣部第16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3年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坚持将传统文化与舞台艺术巧妙结合,传递出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充沛的感染力。特别是《2023清明奇妙游》走出河南,来到新疆,首次以新疆元素为主题拍摄了歌舞作品《伊州长歌》,生动展现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互通互融。

2.纵深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河南省境内拥有郑州大师姑遗址、灵宝西坡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等5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发掘和研究的中心性遗址,数量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持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力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项目,聚焦仰韶文化中后期至夏文化之前时期、龙山时代及二里头文化时期诸多考古发现,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探索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伟大旅程。谋划启动“文明起源阶段重要遗址发掘研究保护利用工作”,采用“一遗址一课题一专班”模式,着重加强口述历史研究、典籍文献研究、历史遗迹研究、文物物证研究、科技考古研究,拓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回答好河南早期重要考古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地位等问题。

目前,以研究距今5800年的灵宝北阳平遗址群为主要突破口,探索文明起源阶段的核心文化——仰韶文化,进一步深化对中原地区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文明发展程度的认识。以巩义双槐树遗址为主要突破口,发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为研究距今5300年前后的中原地区文明发展进程提供关键材料。以距今3800年前后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为突破口,认定中原地区已经确切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引领者。

3.开展研学活动,传承文化根脉。“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大门前展板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让每一位参观者印象深刻。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广“全域旅+研学旅”,特别是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研学旅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最近,前来殷墟参观学习的研学团队络绎不绝,同学们说,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实地参观,真切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触摸到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增强了尊重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更增加了文化自信心与历史自豪感。

二、主要特点

“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场合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伟力,更为河南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纵观中原大地,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呈现出如下特点。

1.政策层面“连天接地”。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河南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统领,着力推动文化发展“迭代升级”。先后制定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河南省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河南省深挖丰富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战略性谋划、前瞻性部署,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技术层面“创新无止境”。在《唐宫夜宴》中,5G+AR技术的应用为舞台的呈现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AR技术把虚拟国宝文物展现在现实舞台上并进行互动,让文物虚拟复原,使文物不仅能够被看见,还能够被“触摸”、被感知,也令整个舞台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既不泥古,又处处喻古,可谓“技术之桥飞架古今”,传统文化“活起来”不再是梦。在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中,穿越6000余年历史风云的古老汉字,通过声光电场景设置、触控红外一体机、多点背投互动、Unity交互小游戏等加持,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甲骨文猜字谜”互动区,互动技术的强大吸引力使得观者纷纷停下脚步,和同伴们来一场知识与智慧的“较量”,答题、出分、锁定胜者……大家在玩中学、赛中学,神秘而晦涩的甲骨文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3.人才层面“年轻化”“强编制”。近年来,河南省秉持“柔性使用人才”原则,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主创团队是一支以“80后”和“90后”为主力军的年轻队伍,他们“很酷、很炫、很前卫”,爱学习、懂技术、善传播、能创新。面对考古文博人才不足的局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编制由之前的100余个逐年增加至500个,通过引育顶尖人才、做强科研团队、建强“考古豫军”,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的考古机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

1.文物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有待提高。有的文物遗址保护利用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缺乏创新举措、展示内容不全、品牌效应不彰等突出问题。一些场馆展示内容对研究阐释相关历史文化发挥的作用有限,展示形式陈旧,对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揭示不够,现代科技融入不够,文物没有真正“活起来”。另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跨学科合作,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2.人才匮乏问题凸显。文化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大量长期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型人才,而且需要众多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专门人才加入,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升级迭代。如“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创作团队急需大量创作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加入,专门人才匮乏造成其在节目创意和制作方面存在推进难、落地难等问题。同时,为了推动该系列节目在海外传播,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组还急需更多外语技能过硬、熟悉海外社交平台运营规则的人才加入其中。截至目前,节目创作团队人才匮乏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

3.建设投入力度不足。文化行业投入一般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与其他行业相比,财政、社会资本等在此领域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如“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深度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描摹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视听呈现方式,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但随着观众期待值越来越高,制作团队一方面希望保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另一方面又受到制作资金缺乏、商业赞助来源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河南省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国家和地方拨付的用于考古发掘研究和遗址保护的专项资金,较难涵盖所有考古遗址的挖掘保护工作,而文物整理、展示、开发利用工作均需要资金支持。

4.产业转化程度不高。文化无产业则行而不远,文化软实力必须依靠产业的硬支撑。目前,河南省在实现“双创”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不能得到很好的统一,在将丰厚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方面也缺乏有效举措。如,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围绕文化旅游延伸出的数字文化、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结构有待发展完善。同时,市场化程度不高也使得优秀文化产品出现了版权转化不足、市场培育缓慢、文创产品创新度和市场接受度不高等问题,而瞪羚企业的缺乏,也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发展韧劲不足。

四、改进建议

调研组通过调查研究,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1.注重系统谋划,整合各方力量。针对投资力度不足问题,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动“双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加强国家大遗址保护,推动在国家层面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基金,以保护殷墟、二里头等国家重要文化地标。要统筹用好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财政上对“双创”项目予以适当倾斜,同时多渠道筹措经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并对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加以规范与引导。

2.完善体制机制,激发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活力。要以更加鲜明的导向、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多元的模式促进文化繁荣。对考古遗址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统筹好文化遗产遗址保护管理和城乡建设、区域发展、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堵塞文物安全漏洞,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要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稳妥推进广播电视台等文化机构改革,通过公开竞标、放宽文化研究项目准入条件、科学设置激励机制等方式,激活相关人员的参与热情、创作激情,吸引更多多元人才加入到“双创”事业中来,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文化保护传承、文化探源研究的动力与活力。

3.融合文旅文创,做强市场主体。要加大对文旅资源的宣传力度,高标准建设各级各类博物馆群、国家文化公园,以大遗址景点为重要节点,整合资源、串珠成链,规划设计好精品文旅线路,深挖殷墟、二里头等遗址文化价值,讲好遗址文化故事。要坚持创新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真正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提升文化产业市场化水平,出台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丰富文化场景服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文旅文创融合业态新谱系。要在推动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扩大文化消费,引导提升文化消费品质,让文化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要不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加快考古成果活化利用,让厚重的文化积淀融入生活,可感可亲可用,不断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执笔:王碧薇 金京艺)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