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海内外专家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15日在京举行,海内外专家围绕“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主题,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文物援外项目和中外联合考古展现中国担当,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1800余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内地与港澳深化防止文物非法贩运合作,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常态化举办,共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甄占民说,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品格,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应善于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在继承历史中创造新的历史。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午门雁翅楼的临时展厅已成为世界精品展览的汇聚之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除了引进来,这些年中国展览也更多走出国门。中国通过与有关国家签署协议,共同打击盗窃、盗掘、走私文物,越来越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得到返还、回归。

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保护传承和展示传播力度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蔚然成风……新时代十年是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时期,全社会文化自信空前增强,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文化新空间。

中轴线申遗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再现“古都脊梁”的壮美空间秩序。北京完成先农坛庆成宫、社稷坛、古观象台等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实现蒙藏学校旧址等文物建筑对外开放,“绣花式”修缮保护让北京的老胡同焕发时代生机,古都北京不断绽放时代新韵。

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提升,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从“守护”到“保护”,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敦煌研究院形成了文物保护的科学理念,要做好前期的调研,不应对文物贸然采取加固工程或者保护工程。

“敦煌研究院的保护经验已经在全国多地进行推广,我们也不断帮助国内的一些单位进行保护工作,而且我们还在联系一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我们希望对这些国家的文物保护有所帮助。”赵声良说。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说,文化多样性对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推进的动力,文化多样性为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在视频演讲中说,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活跃的文化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倡导文化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一直致力于保护全球文化遗产,特别是支持非洲的文化遗产保护,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工作中的优先事项,我们需要以文化来应对当今时代的各种挑战。

在论坛现场,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现场完成“埃及文物展”合作意向协议签署,该展览预计于明年5月亮相北京。(记者罗鑫)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