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建藏兴藏展鸿志 世界屋脊是家乡

雪域高原:建藏兴藏展鸿志 世界屋脊是家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岁月无声,精神永存。在西藏70余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扎根雪域、矢志不渝、接续奋斗,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火熠熠生辉,用精神之光、信仰之力,在巍巍高原上凝结成“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谱写出西藏发展的壮丽篇章。

“老西藏精神”的诠释者:何须马革裹尸还

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核心内容的“老西藏精神”,从井冈山斗争的星火、长征队伍不倒的战旗、延安窑洞辉映的油灯、西柏坡赶考的脚步延续而来,是对“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西藏建设者们精神品格的精炼概括。它孕育于西藏和平解放、执行《十七条协议》的严峻斗争中,形成于西藏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中,继承和发扬于推进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伟大进程中。

谭冠三是“老西藏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从革命战火中走来,1950年与张国华率第十八军挺进西藏,将自己的一生与西藏革命建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

进军之初,为帮助进藏部队官兵实现由“川南安家”到进军西藏的思想转变,谭冠三带头向全军指战员表示,“你们记住!此去边疆,如果我为祖国献身了,请一定把我埋在西藏。我和我的爱人、战友李光明不在川南安家,也不去把分散在各地的子女接来川南,我们要一起进行‘第二次长征’,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光荣使命!”话毕,他又与全体指战员庄严宣誓: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进藏初期,面对补给不足、粮食短缺以及西藏反动分子封锁粮食企图“饿跑赶走解放军”的险恶用心,西藏工委遵照党中央“慎重稳进”“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等指示方针,积极进行生产建设,组成以谭冠三为主任的生产委员会,组织领导全区的生产工作。在生产动员大会上,谭冠三发出号召:“发扬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光荣传统,努力开荒生产,变荒滩为良田,为保卫边疆、建设西藏而艰苦奋斗!”紧接着,他扛起铁锹,带领战士一起,冒风雪、顶严寒,在拉萨西郊河边荒滩上,用双手在17天内开荒2300多亩,播种蔬菜和粮食种子,又将拉萨市内大量人畜粪便背运到开荒地施肥,在高原屋脊创办了八一农场,生产了大批蔬菜和粮食,鼓舞了进藏部队长期建藏的勇气和信心,也拉开了西藏发展现代农业的序幕。

(二)

为解决长期建设西藏官兵们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谭冠三鼓励战士们:“要有长期建藏思想,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内地的土可以埋人,西藏的土同样可以埋人,共产党员就要这种精神”!经过广泛讨论,进藏部队官兵纷纷写下决心书,一致向党中央、毛主席表示,愿意长期建设西藏,扎根边疆。从此,“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口号就流传下来,也成为谭冠三身体力行坚守的原则。1955年3月,年过半百的谭冠三赴京出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这是他进藏以来第一次回到北京。虽参加革命多年,南征北战,但谭冠三一直未曾回家,更是近10年没有见过孩子。在北京,4个孩子跟他一起住在招待所,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但是,由于多年未见,孩子们对谭冠三非常陌生,一会儿叫“大爹”,一会儿叫“大叔”,就是不叫“爸爸”。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

拳拳之心,萦萦情怀,挥之不去的是老西藏情结。谭冠三因长期在高原坚持带病工作,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党中央了解情况后,决定让他回北京接受治疗,并安排他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自此,谭冠三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奉献的高原大地。人虽去,情未了,在北京的他无时不在关心着西藏的建设发展,无刻不在牵挂着在藏战友及藏族同胞:“我身在内地,心在西藏,我想念他们啊!我不仅要看他们,我还要向中央申请重返西藏工作呢。”1977年7月,70多岁的谭冠三不顾每况愈下的身体和战友亲属的劝阻,毅然决然回到了这片他日思夜想的土地,看望他念念不忘的边疆军民,重返他曾辛勤劳动过的农场,抚摸他当年亲手栽种并已开花结果的苹果树!当年由他收容进农场的藏族流浪儿,如今已在农场安家立业,这次也带着妻儿赶来看望谭政委。曾经的流浪儿见到早已两鬓斑白的“父亲”,一边紧紧握住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一边眼泪直流,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西藏归来,谭冠三的病势越发沉重。病重期间,他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请求:“我死后,请把我的骨灰运回西藏,埋在高原,我永远长期建藏!”

1985年,谭冠三与世长辞,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拉萨八一农场苹果园中。这一次,谭冠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把全部奉献给西藏。

切切赤子心,悠悠高原情。谭冠三身上所体现出的“老西藏精神”,将永远像那生机勃勃的苹果树一般,在西藏高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雪域高原气象事业的“孤勇者”:

扎根高原建新功

1956年,刚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的陈金水,响应党中央“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立下了“到艰苦的西藏去”的铮铮誓言,先后3次进藏,为西藏气象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65年9月,陈金水来到平均海拔4800米的那曲地区(现那曲市)安多县,着手建设当地气象站。因海拔高,9月的安多已是一派北风呼啸、白雪皑皑的隆冬景象。面对严寒考验,陈金水与同事滕建民没有退缩,两人一边与高寒缺氧带来的头疼眩晕作战,一边咬着牙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坡上搭起两顶帐篷,安营扎寨下来,由此开启了艰苦创业之路。

气象站所在的山坡,海拔4802米,终年被积雪覆盖,年平均气温零下9摄氏度,最低气温则接近零下40摄氏度。为了御寒,陈金水在帐篷里挖了一座地窖,但由于地窖过于潮湿,早上起来,被子常常会被冻在地窖的墙面上,用力一拉,被面便裂开大口,露出里面白花花的棉花。

在这样严寒、缺氧、孤独的极端恶劣条件下,陈金水在当时世界海拔最高的气象站连续值守188个日夜,每班昼夜观测4次,记录数据数万个,创下了“百班无错情”的纪录,也成为西藏首个获得“百班无错情”称号的气象观测员。

山坡上的两顶帐篷是“天下第一气象站”——安多气象站的雏形。此后,陈金水和同事们搬石头、捡木材、挖地基,终于在1972年8月盖好了7间土石平房,作为正式的气象观测站。后来,他还在站点周围开垦出一块荒地,试种了一些蔬菜。但由于气温太低,蔬菜成活率不高,霉豆腐和咸菜依然是他饭桌上的主角。

陈金水先后在藏工作33年,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高原气象事业,填补了中国气象工作在高海拔地区的多项科研空白,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用行动诠释了“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的真谛。

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筑起新时代的“精神屋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先后对西藏工作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批示,并于2021年7月来到雪域高原,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指出要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2018年3月1日,来自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的卓嘎、央宗姐妹当选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而荣誉的背后,是两姐妹一家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以及那“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祖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的坚定信念。

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0多年间,卓嘎、央宗和父亲桑杰曲巴组成了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也是一位老党员,西藏民主改革后,由农奴翻身当了主人。

放牧守边34年,桑杰曲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他还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她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卓嘎说:“以前父亲巡边的时候,一路走一路挂国旗,按照他当年的习惯,现在我们也这样做。”

虽然日子过得苦,但放牧巡边挂国旗是一家人始终的坚持。为了这项神圣的事业,央宗29岁、卓嘎35岁时才分别成了家。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是第一位走出玉麦乡、也是第一位回到玉麦乡的大学生。央宗说:“儿子毕业时,我就希望他能继承老父亲的遗愿,留在玉麦,守在玉麦。”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卓嘎、央宗两姐妹的回信中说:“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如今的玉麦乡,青山绿水安然静谧,瓜果飘香幸福安康,团结奋进红心向党,成为新时代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的缩影。人们常说,日拉雪山下的玉麦很大,大到超过了一些国家的面积;玉麦又很小,小到几十年的日子里只生活着一户人家。一个家,三代人,他们用守边护边的行动、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雪域高原上筑起了新时代的“精神屋脊”!

责任编辑:魏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