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观众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12万观众重走“进京赶考之路”

九月二十九日至十月五日,共有十二万观众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红色革命历史。图为观众在清华园车站旧址参观。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从清华园车站旧址到颐和园益寿堂,再到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今年3月25日,“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串珠成线,全貌亮相。9月29日至10月5日,12万观众重走这条路,感受红色力量。

清华园车站旧址展厅内,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带观众了解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详细经过。观众邵先生是一名铁路爱好者,专门趁着假期来参观。他说:“这些铁轨、枕木、里程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仿佛把历史一下子拉到了眼前。”

候车大厅内,购票处成为了观众的打卡点。“在机器中输入名字,就能得到一张专属车票。”讲解员邓郡引导观众打印并贴心地介绍,“车票上面复刻了此前京张铁路火车票的样式,还写有涿县至清华园、硬座、全价3.50元等字样。希望您通过观展了解清华园车站的历史,将红色记忆随车票一同铭记在心。”

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内,“古都春晓——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颐和园专题展览”在益寿堂展出。展厅里复原的“晚宴”场景,格外引人注意。“历史书里学过,这次晚宴意义重大,让民主人士真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人通过政治协商建立新中国的诚意,也为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观众刘梓涵今年上高二,她笑着和同行伙伴说,“看,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群贤们吃的是北京小吃!”

很多观众追寻着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足迹,一路向西来到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里,“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展,全景式生动呈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观众在展柜前驻足,重温红色记忆。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节日期间已经累计提供义务讲解服务一百余场次。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