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四下基层”好作风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传承“四下基层”好作风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1988年,面对当时闽东地区落后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建立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并得以深化拓展,形成风气。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各级党员干部应传承发扬“四下基层”好作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扑下身子沉到基层一线,知民意、察实情、解民忧,扎实做好群众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新成效收获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第二批主题教育面向基层,在群众“家门口”开展,调查研究是否扎实、解决问题是否严实、整改落实有没有实效,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基层需要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每一项决策的施行、每一个文件的出台、每一张蓝图的擘画,也不是在机关会场里就能搞定的。必须怀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基层、走入现场、融入群众,在真听真看真问中了解真实情况,找准找实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才能把基层“冒热气”的一手资料和鲜活经验带上来用起来,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现实中,极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以“上级注意”代替群众满意,用“提高嗓音”压低基层声音,造成上下出现“中梗阻”;有的两眼一闭、双手一背,热衷于“做官当老爷”,不愿下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脸生干部”;还有的下基层如“井中葫芦”,下不了车子,进不了村子;甚至有的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或“选择性处理”,等等。这些远离基层、脱离群众、游离实际的怪象乱象只会败坏党的形象、寒了群众的心。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生动的教材。抓实第二批主题教育,必须面向基层真开门、开大门,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常“结亲”交朋友,干群关系才会不“结网”。要沉到一线知民意,带头到车间工厂、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重点围绕群众的难、企业的盼、基层的愿,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网罗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问题“浮出水面”,把建议“摆到桌面”。要掌握沟通技巧,多些“七嘴八舌式”讨论,多说土话、大白话、掏心窝子的话,拉近身心距离,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耐心解答,善于从群众的“话里话外”和眉头紧锁中甄别好与差,找到改进工作的方位与抓手。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越是敏感,越不能反感,越是棘手,越不能“袖手”。要坚持从具体的事和具体问题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和轻重缓急,突出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共性问题专项整治,特别是对一些历史遗留、久治不愈的老大难和硬骨头,如“鸬鹚入水”般久久为功、一盯到底,不打太极、不留坏账,确保承诺一条一条兑现,整改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要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沉浸式”回应诉求,“清单式”公示整改措施,“摊牌式”亮出阶段性成效,对群众有异议,工作不到位的,及时返工回炉,不见成效不撒手。也要刀刃向内、严实查摆自身存在的宗旨意识不牢和作风虚浮等问题,着力从思想根源上纠偏找差,真正使主题教育成为厚植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委组织部 )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