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扎实推进网络空间治理 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

中国社会科学网:扎实推进网络空间治理 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

加强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的实践需求。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挖掘网络治理新内涵,探索网络强国建设新动能

当前,网络治理的内涵不是某种简单关系的体现,而可能是众多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如今的互联网经济、技术语境中,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和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使得网络空间中的内容面临边际递减效应的挑战。同时在世界舆论场上,东西方各种话语权的博弈使得“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成为了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引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建设要点。

网络文化的全球化一方面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也伴生出一系列现代化治理、发展和安全难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网络治理的新内涵,明确网络治理的新边界,不断探索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动能。

作为国家的“网络领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我们亟须重视将互联网媒介与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治国理政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并根据互联网与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进行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创新,使得网络治理的理论体系、实践路径在思想上、政策上和行动上紧密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实践,为实现网络强国战略提供实践指导。

二、丰富网络治理新维度,高效赋能网络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网络治理时刻把握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时”与“势”,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网信事业发展,也摹画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蓝图。进入新时代,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网络强国目标的实现,我们需丰富网络治理的新维度,为高效赋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现实遵循。

(一) 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

近些年来,中国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工作,在不断深化交流拓展合作的基础上实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的落地,同时不断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了中国为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在坚持网络主权原则的基础上,汇聚起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安全、稳定、繁荣期待的最大公约数,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共识,让互联网的发展真正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二)加强网络治理,服务并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加强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领域和平台,而我国在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中的话语权还不够大、影响力还不够强,我们必须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近年来,中国参与全球网络治理的理论,为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的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的主张提供了有效方法,促使全球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群体发挥了多元主体的作用,推进了国际互联网领域的开放合作,创造了更多的利益契合点、合作突破点、共赢共振点,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建设,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帮助。

(三)走网络群众路线,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网络强国的理论观念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贯彻在网络治理中。进行网络治理,是为了维护人民权益,力求实现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信息化时代下的互联网也是人民政治参与和获取公共服务的崭新空间,互联网治理应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出发,将能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网络空间治理成效的评价准则,使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亿万民众可依靠的精神家园。

民众使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拓宽其利益诉求以及合理表达的渠道,可以有效聚集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政府部门更加了解民生诉求,凝聚社会多元主体形成网络治理的合力,才能有效促进问题解决,增强政府公信力,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三、贯彻创新发展网络治理理念,推进实现网络强国目标

首先,要促进互联网国际合作与对话。互联网天然携带着开放、民主、去中心化的基因,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并没有走“国强必霸”的传统争议性之路,而是坚定地走和平发展这条中国特色之路。我们建设网络强国不是建立网络霸权,而是要打造一个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此过程中,中国与其他国家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打造互联网治理的“多边模式”,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不搞单边主义、“小团体”,通过加强各国间的互动和对话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坚持坦诚沟通、充分协商,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搭建起国家间沟通合作的平台。

其次,要立足人类文明认同联结点,解决人类具有共同性的问题。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使得其信息传播具有显著的跨国性。在互联网社会与文化发展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并非一国范围内的问题,通常具有普适性特征。为此,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我国试图在联合国框架内建立以国家为治理主体的实体组织,来协调处理网络治理议题,形成互联网多边主义治理的框架,同时关注人类范围内共通的议题,例如数字鸿沟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违法犯罪问题,引领各国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在坚持求同存异、休戚与共、平等尊重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法、中国故事推广至全世界。

最后,要加强网络治理人才培养。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科学的、符合时代脉络的互联网治理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研制合理规划,推动具有行业特色的薪酬制度、人事制度、评价机制、发展体制确立,才能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活力。与此同时,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力量,在网络治理的各个阶段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三进”示范课程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2KCSZ015)阶段性成果】

(范晨虹,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苑一帆,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