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要以“镜”观之

“四下基层”要以“镜”观之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党员干部要用好“三面镜”扎实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把党的优良传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

XxjpsgC007075_20231119_PEPFN0A001

这是江西庐山风景区的含鄱口风光(11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照片,九江(江西),2023年11月19日。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用“显微镜”看“顽疾”,把问题查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四下基层”,让“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更加做细做实,要用好“显微镜”,观察人民群众对“四下基层”的态度看法,也要观察“四下基层”给基层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细微变化,真正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调查研究走深走实、信访接待信服群众、现场办公解决难题。并且,要坚持问题导向多往深处、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通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挖根源,敢碰真问题,触及矛盾、触及实质、触及根本,真正把问题摸准、把情况查实。

用“放大镜”找“病因”,把根源摸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推动“四下基层”真正深入、到底,还要在过程中做好检视,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放大镜”查找问题成因,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全面考察问题的成因、性质、规律和影响。要深挖理论修养、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纪律规矩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反思、见筋见骨、触及灵魂,找到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要对标岗位及职责,增强正视问题的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真蹲实访、真研实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坚决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坚决防止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把根源剖深析透。

用“望远镜”定“良方”,把实事办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四下基层”不仅要找到“病因”,还要开出“良方”。要用“望远镜”对问题“全景大透视”,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制定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单,紧盯不放、一抓到底,防止久拖不决、整而不改。同时,还要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一步一个脚印、一锤接着一锤敲,盯住改、持续改,把问题彻底解决,让基层群众满意。(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