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文化

读“两唐书”

报告人: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简 介:《旧唐书》《新唐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但由于新旧两部“唐书”的成书过程、编者水平等差异,形成了在本纪、志、表、列传记载上的一些区别。那么,为什么会有两部“唐书”?新旧两部“唐书”中记载内容谁对谁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宁欣教授带领我们走近“两唐书”,赏析这份厚重的文化,还原一个真实的唐朝历史。
总播放:633
发布时间:2023-11-20 16:13
  • 《新唐书》编者认为,《旧唐书》的内容“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其编者“人非宏杰之才,辞采不足以发挥幽潜,书法不足以耸动观听,纪述取舍,乖戾舛差”;其影响不足以惩恶扬善、垂戒示远。《新唐书》编者认为,无论从体例、剪裁、文采方面,新都胜于旧。[文稿]

     

    宁欣-专家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精彩观点

    唐朝,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因其恢弘的气势和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被世人称为盛唐。“两唐书”从不同史家的视角,展示了唐代从李渊太原起兵到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代唐称帝、唐玄宗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农民起义,最后被朱温所灭并取而代之的近三百年历史篇章,在本纪、志、表、列传中,还原了众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展现了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捋清了各种世系的发展轨迹。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史学家修史的目的。北宋史学家吴缜在《新唐书纠谬·序》中说:“夫为史之要有三: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这是学者对一部史书的评价。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认为:“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这就是说,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其中“史才”指史家的才干,包括研究能力和表达技巧,也就是吴缜说的文采;“史学”指史家的学问,主要是历史知识,也就是吴缜说的事实;“史识”指史家的历史见解,也就是吴缜说的褒贬。事实上,从古至今能兼备这三种能力的人很少,所以修史之人就很少。刘知几认为:“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这就是说,如果有知识而无能力,则犹如拥有财富却不会经营,终究不能兴业致富。如果有能力而无知识,就好像拥有匠人般的技术却没有用来发挥的工具,终究不能建成宫室。而且,要善恶必书,寓褒贬于史书之中,使骄君贼臣有所恐惧忌讳,此为无可加者。

    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观点来读“两唐书”。

    一、“两唐书”的成书过程及特点

    《旧唐书》,修于五代后晋,继承前朝官修史书和后世修前朝史的传统,由当朝宰相领衔,汇集一批史家撰写。由于纪传体断代史史书的体例在班固修《汉书》时已经基本确定,此后官修史书都沿袭不替,只是在志、表等部分有所调整和取舍。《旧唐书》署名五代后晋刘昫等(实际编撰者为赵莹等人),本名《唐书》,《新唐书》出来后改称《旧唐书》。而《新唐书》,原名也称为《唐书》,正式在卷首加“新”字是在清代,但自宋代书成之后,已经有此称呼,以区别五代后晋修的《旧唐书》。《新唐书》修撰于北宋,领衔编修的是欧阳修,参与者也都是当朝名士。

    从体例上看,《新唐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我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创有纪、表、志、传体史书,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是《新唐书》对我国史学史的贡献。纪传体史书,史观正统,搜集资料比较丰富,多以原始史料为主。而这些原始史料,包括实录、国史、诏令、奏议、行状、家传以及官署档案等。

    那么,既然有了《旧唐书》,为何还要修《新唐书》呢?主要是北宋的史学家认为《旧唐书》存在重大缺陷。比如,曾公亮在《进新修唐书表》中表示:“以谓商、周以来,为国长久,惟汉与唐,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也就是说,唐朝灭亡后,中华民族进入五代十国这一段乱世。曾公亮认为这一段是哀世,那么处于哀世的史家“气力卑弱”,怎么能写出盛唐的辉煌。

    另外,对于内容编排,他们认为“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也就是说,结构编排没有章法,内容详略失当,文采欠佳,叙述也不够系统。对于作者水平,他们认为“人非宏杰之才,辞采不足以发挥幽潜,书法不足以耸动观听,纪述取舍,乖戾舛差”,也就是说,编者水平较低,错误百出。对于功能意义,他们认为,不足以惩恶扬善、垂戒示远。总而言之,《新唐书》编者认为,无论从体例、剪裁、文采方面,新都胜于旧。而对于当今研究者来说,两书并存、褒贬不一,相辅而行、各有优劣。

    《新唐书》的编者都是当朝名士。比如,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见,其诗词、散文俱佳,尤其那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文采飞扬。他负责修纪、志和表部分。宋祁,北宋文学家,与其兄宋庠并称“二宋”,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名扬词坛,世称“红杏尚书”。他主撰列传。宋敏求,藏书三万卷,著有《唐大诏令集》《长安志》《春明退朝录》等。其他参与者,还有范镇、王畴、吕夏卿、刘羲叟等,都是饱学之士。

    在结构篇目上,《旧唐书》共200卷,其中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共225卷,其中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两者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本纪是按照帝系的编年史,《新唐书》本纪的字数相当于《旧唐书》的近三分之一。第二,志书是记述典章制度,《旧唐书》有十一志,包括礼仪志、音乐志、刑法志、天文志、历志、五行志、职官志、地理志、经籍志、食货志、舆服志;而《新唐书》有十三志,主要是礼乐志(合礼仪、音乐二志)、车服志(舆服志改)、百官志(职官志改)、艺文志(经籍志改),新增仪卫志、选举志、兵志,历、天文、五行、地理、食货、刑法不变。第三,表是排列有重要意义的世系传承,《新唐书》设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宰相世系四表,恢复《史记》《汉书》设表传统。

    在取材上,主要有:一是实录,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重要事情;二是原有国史、列传;三是官府档案,就是各官署机构的档案、文件;四是私家传状、谱牒、行状、家传、碑碣;五是,野史、笔记。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