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让世界看懂中国  让中国更好与世界同行

中国学让世界看懂中国 让中国更好与世界同行

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深刻阐明了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各国专家学者当好融通中外文明使者的殷切期望,在与会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中引发强烈共鸣。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大会设有4个平行分论坛,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代表与会。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

中国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其脱胎于传统“汉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较之以传统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汉学”,如今的中国学内涵更加多元,侧重运用社会科学理论与多学科方法,分析和解释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问题。鉴溯历史之源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依循文化脉络才能读懂当今的中国,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这是世界中国学的时代价值所在。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使中国学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在上海已举办9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时间跨度达18年。这18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道路越走越通畅。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保持第一大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在全世界形成了新一轮研究中国的高潮。

何以成就今天之中国,世界需要正确答案。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前所未有地吸引世界关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些注定吸引越来越多的探理目光。对中国来说,也需要澄清这样那样误解,通过对话消弭隔阂、坦诚交流达成共识,扫清合作共赢的障碍。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让中国学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是中国学研究者的使命所在。

中国学的归处,在于用思想启迪世界。通过中国学的深入研究,应该让世界看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的世道价值;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治理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基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国道路的当下如此,去向亦是如此。

中国学研究对民心相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故事不能单靠中国讲,也需要世界中国学者共同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崭新篇章,具有全球性影响力。内在的逻辑是,中国发展不仅惠及中国14亿多人,也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学也是关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学问,有利于其他国家和人民开阔视野,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为世界不同种族之间相知相亲、相互包容、尊重文明多样性、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了学理支撑,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有裨益。

我们期待,进一步加强中国学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转化,为不同文明的传承、发展、创新贡献更多知识力量。(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淮滨县委组织部干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