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机:跑出“中国速度”

中车株机:跑出“中国速度”

在青藏高原,“复兴号”动车组如绿色的长龙,以时速160公里攀爬上“世界屋脊”;在地中海沿岸,中国制造的时速120公里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穿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机”)生产的列车飞驰神州大地、纵横五洲四海,彰显中国装备制造的力量。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3年前的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深刻指出,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扎根三湘大地的中车株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车组、磁悬浮列车、工程车多产品平台和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在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跑出“中国速度”。

“2020年,在国铁集团统筹下,我们受命牵头研发,要让‘复兴号’开上青藏高原。当列车第一次在拉林铁路上组装完毕准备启动时,大家突然发现,列车也像人一样出现了‘高原反应’。”当时参与项目攻关的中车首席技术专家、中车株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新平,讲起送动车组爬上“世界屋脊”的难忘经历,“研发团队突破生理极限,在雪域高原上坚持三班倒,仅问题清单就列了上千份,再逐项排除疑难。”针对高海拔、大坡道、低温度等环境特点,团队创造性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首创“内燃+电力”模式双源牵引集成、监测智能网与控制网双网并行、一体化不间断自动供氧等技术,最终让动车组克服了车内供氧、车厢抗压力冲击、车窗防紫外线照射、动力系统自动除冰等难题。如今,“复兴号”列车已经在高原天路安全运营近200万公里,运送旅客超过200万人次。

近年来,从大众熟知的动车组、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到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客货运电力机车、调车机车,中车株机陆续推出了100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车株机党委书记、董事长傅成骏向记者介绍,中车株机1万多名员工中,超过四分之一从事研发工作,“如果跟随国外的技术路线,我们没有竞争优势,必须在技术创新上发力。关键技术突破常有一通百通的效果,突破一个,撬动一批”。目前,中车株机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实验室,掌握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磁悬浮等多项前沿技术。

胶轮地铁具有爬坡能力强、行驶噪声低、加减速性能优等特点,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的运行条件。国内没有技术参考,中车株机的年轻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夜以继日开展攻关,实现了胶轮与钢轨结合,突破了胶轮钢轨制式关键车辆控制技术,搭建了我国首个胶轮地铁技术平台。2023年10月底,中车株机承建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开通运营,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胶轮地铁首次服务海外。

图为中车株机研制的高原“复兴号”动车组驰骋在拉林铁路上。开上雪域高原,标志着“复兴号”实现在31个省区市全覆盖。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供图

不再跟跑,而是并驾齐驱,甚至领跑世界,中车株机在德国、奥地利、土耳其等地设立了海外研发机构,实现从技术引进到产品与技术输出的跨越。出口马来西亚的ETS动车组,创造世界米轨动车组最高速;出口德国的调车机车,采用领先的混合动力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与传统机车相比节能超过30%……目前,中车株机的海外“朋友圈”已经扩大到51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首列地铁列车生产,这速度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今年1月,这趟地铁开始载客运营。项目为当地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土耳其员工占比超过80%,实现了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发展多领域国际合作。”中车株机土耳其公司总经理李阳阳讲述自己在伊斯坦布尔的工作和生活,感慨道,“中车株机正在用领先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推动共同繁荣。”

今天,中国列车通过一次次跨国之旅不断传递中国温暖,悠扬的汽笛声在“一带一路”上谱写和美乐章。以中车株机为中心,湖南株洲的田心片区形成了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被誉为世界轨道交通“梦工厂”——在大约5公里范围内,能够实现80%以上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配套;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找到生产动车组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企业。在这里,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正向中国质量跃升、中国产品正向中国品牌腾飞。

记者手记:

“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深远,指出“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中车株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抓牢关键核心技术,全力以赴做强做优制造业,不断创造更快更稳的“中国速度”。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