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城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建设路径

中国理论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城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建设路径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城市文化的“根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民城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关键词:人民城市;“两个结合”;城市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1]人民城市超越了西方城市化资本至上的发展逻辑,使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回归人民本身,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城市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人民高品质生活创造更好条件。

一、人民城市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同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城市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人民城市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赋予了深厚底蕴。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示了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样貌。汉唐盛世时,中国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突破百万的最大城市。“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扬州城是古代中国延续千年的经济中心。古代中国创造了人类封建文明的最高成就,《清明上河图》等传世画作生动描绘了当时东方帝都的繁华。中正对称、面水背山、南面而王的城市规划理念影响至今。《道德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秦时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为人民和城市这两个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本土资源。

人民城市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它(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4]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世界城市化的积极历史作用。然而这种西方式城市化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劳动的剥削和无偿占有基础上的,带有深刻的阶级局限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城市化实现了劳动的解放,消除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间的对抗因素,恢复了人民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城市化建设成果能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城市,正是从理念到现实,彻底地同一地体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同频共振”和相互成就。

人民城市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5]无论是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是克鲁默和海特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都为人民城市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养料。正是在这种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中,人民城市兼顾了增长与分配、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既融入世界经济寻找发展机遇,又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增强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重视“紧凑城市”和“精明增长”等西方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强调“城市群和都市圈要集约高效发展,不能盲目扩张”[6]。

二、人民城市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

人民城市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城市篇,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指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7]为民造福是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人的生存需要、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生态需要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人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始终是人民城市的根本问题,人民既是城市的建设者,又是城市的受用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就高度概括了这对范畴。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走中国式城市化之路。事非经过不知难。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兴办经济特区破题,开启了全世界规模最大、进度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化进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长为国际大都市,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一大批新一线城市群体性崛起,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式城市化之路是人民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必须长期坚持、踵事增华。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城市创新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8]人民城市要守住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方略,确保政治方向和发展方向正确。同时,要把创新驱动作为人民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政策平台打造更多科技创新策源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防范化解城市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北雄安新区时提出“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9]的发展要求。城市病的表象是人口在城市局部地区过度集聚,内在体现为城市功能在特定空间过密,症候集中在中心城区或城市的中心区位。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畅通中心城区的交通“流动空间”,提升集散效率;另一方面要建设交通更为便利的郊区新城以合理疏解人口和城市功能。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全周期城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人民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比如涵养城市水源就必须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做好蓄水、治水、净水、排水各项工作,使水既不成为城市之害,又能构成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扩大城市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11]对单体城市而言,着力扩大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同等重要。对内加强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外实施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尤其要加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建设,发挥城市中央商务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空港经济区在现代商务、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必须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建设方略

党的二十大为新征程上人民城市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12]前进道路上,要坚持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党的全面领导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决定人民城市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锚定人民城市现代化目标行稳致远,突破城市各群体之间利益固化的藩篱,动员城市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同心共筑中国梦。更为重要的是,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领导确保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拥有最可靠的主心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经济增长、做大“蛋糕”始终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中心任务,当前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期”,体制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决定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活力和发展潜力。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的主战场,将在培育新动能和升级旧动能中一如既往、开放融通。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初心旨归。共享发展理念既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又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西方资本逻辑主导的城市,其发展成果只为资产阶级所独享。人民城市是全体劳动者和建设者的共同家园,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际发展差距,推动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为均衡,建设更加美丽的城市环境,发展中华民族现代城市文明。

改革开放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亦源于此。人民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能。比如,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关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又如,优化外资准入国民待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本要素助力城市建设和能级提升。

斗争精神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磅礴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产业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依然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未来人民城市建设的远征中,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攻难关、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育先机、开新局。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07页。

[2]《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9日。

[3]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求是》2023年第11期。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5]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求是》2023年第20期。

[6]《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3日。

[7]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3日。

[8]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19期。

[9]《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稳扎稳打善作善成 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日报》2023年5月11日。

[10]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5日。

[11]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1年第9期。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22年第21期。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