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考核时。考核是知事识人的“试金石”,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地方考核却“走形”“变样”,成为基层的沉重负担和“痛苦之源”。使考核真正回归其激励绩效本质,就要回答解决何为考核、为何而考、考些什么、怎样来考四个问题。跳出考核怪圈,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使考核既带有“牙齿”,又富于“科学”,使考核不再成为人们反复诟病、产生形式主义的多发地,真正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竞技场”和识人用人的“试金石”。
思政论坛 | 别让年终考核“变了味”
- 主动问需 倾心解难2025-07-25
- “小切口”讲出“大情怀”,基层故事传递奋进力量2025-07-23
- 内蒙古乌海:“流动办公桌”破解基层办事难题2025-07-23
- 旗帜网:看不够的变化 放不下的牵挂2025-06-13
- 第一视点丨听真话 谋实事2025-05-27
-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25-05-25
-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农村基层2025-05-09
-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农村基层2025-05-09
- 旗帜网:努力修好基层这门课2025-03-20
- 青春宣讲入基层 青年话语入人心2024-12-09
责任编辑:魏翔校对:张慕琪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小屏幕打开大市场,农村电商激活乡土中国
-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 科技进步驱动中国农机出海浪潮
-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素质基础
- 拓展和提振服务消费 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能
- 沈阳: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升华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 北京世园公园:从盛会舞台到全民乐园的华丽蜕变
- 以创新为钥,打开县域消费大市场
- 携手共绘雪域高原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4年降32% 感知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
【理论看点】王永中:“一带一路”使中国经济更加多元化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的地位与前景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