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

中国理论网: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要求。首先要明确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在党的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标志性成果,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才能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更强的精神力量;其次要明确新时代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握文化治理战略机遇期,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第三要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上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堡垒。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关乎人心向背,是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必须首要注意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其次要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第三要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是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首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中,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浊扬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第三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舆论是现代社会治理中极为重要的变量,正确的新闻舆论内容能够反映事实、明辨是非、鼓舞力量,错误的新闻舆论则会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引发混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凝聚舆论价值共识,坚持为人民发声;其次要以正确的导向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积极影响,及时发现问题、持续关注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第三要运用最新传播技术,搭建互动传播平台,促进传播媒介深度融合,发挥全媒体传播合力。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赓续中华文脉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体两面,是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使命任务。中华文脉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与主线,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架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使其在当代中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真正赓续中华文脉。首先要明确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挖掘其精神特质和文化精髓,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文化载体,延伸其实践功能和文化意义;其次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具体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主旋律;第三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利用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传承。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能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首先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宽公益文化服务范围,增强文化事业发展实效,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其次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第三要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以文化产品为载体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增强文化软实力。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推进中国式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必然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建设和引领作用,但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上仍存在不足,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仍处于弱势。只有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才能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只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化被动为主动,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具体来讲,首先要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对国际传播理论的研究,增强对国际传播规律的把握;其次要提高实践能力,贴近传播群体生活,创新国际传播技巧,扩展国际传播范围;第三要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常态化、宽领域、有成效的文化交流互鉴平台,积累真实、鲜活、好用的国际传播资源,培育和运用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反应迅速的国际传播队伍。

习近平文化思想精辟深邃,“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必须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以“七个着力”为抓手,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