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彰显师范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当作为

中国理论网: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彰显师范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当作为

师范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质教师教育人才的历史使命,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不高、审美情趣好不好、文化修养强不强,不仅反映师范大学的办学质量,更关系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新时期,师范大学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思想精髓,聚焦高校文化建设中心任务,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坚持举旗定向,筑牢理想信念“承重墙”

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师生头脑,引领宣传思想工作导向,推动立德树人工作上新台阶。

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特色优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筑牢师生政治信念。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解读,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持续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堂。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师范大学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新时期师范大学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师范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站稳立场、把牢方向,使师范大学始终成为“党风正、校风清、教风严、学风浓”的坚强阵地。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价值观塑造摆在人才培养首位,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开展好主题党团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师范生思政教育重要课程,厚植师范生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将“四有好老师”的新时代要求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师道文化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

二、加强媒介融合,凝聚网上网下“正能量”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高校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根基的重要举措,师范大学要紧密围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大局,唱响主旋律、释放正能量。

善用新兴媒体。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认清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结合“新生代”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特点,将新媒体理念嵌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号召性、黏合度的校园主流新兴媒体,把“线上”和“线下”、“键对键”和“面对面”结合起来,满足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需求。

创新传统媒体。新时期下,我们要着力推动校报、校园电视、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画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育人的同心圆。通过迭代融合,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多向传播和互动引领,形成网上网下、校内校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交相辉映的校园媒体矩阵。

聚焦特色宣传。要把抓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推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一体谋划、共同部署、协同推动,多维度广泛挖掘报道坚持走师范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优越性与特色性,广泛宣传师范大学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推进深化改革和建设发展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生动实践与典型经验。

三、抓实网络安全,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

当前,文化形态、媒介生态、传播样态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高校既是意识形态工作“冲锋地”,也是立德树人“主战场”,要切实肩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壮大主流舆论思想。考虑到校园受众群体的高学历化、偏年轻化,我们要注重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感召力,旗帜鲜明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培养高素质朋辈网络评论员,组建校园网络“铁粉”团队,依托国情社情调研、基层理论宣讲、支教支农支边等契机,积极展示宣传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巩固和壮大师范大学主流舆论思想。

引领意识形态方向。意识形态问题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师范大学必须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感,定期对校内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平台、载体摸准情况、掌握底细,做到心中有数、管控有方。要保持政治清醒和警觉,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主动对错误观点、错误导向“正骨”“纠偏”,下好先手棋,避免“发酵”“爆燃”,始终把自信自强、团结奋斗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高扬的主旋律。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要明确责任主体,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纪律检查和政治巡察范畴。组织开展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试,综合运用人防和技防措施,规范校园单位接入移动互联网。强化对校内网络内容的监管,坚决清理各类有害信息,及时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全面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

四、践行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好基因”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优良的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染师范生、涵养师范生,尤其是结合现实给学生讲好古人形成的以德治政、以德育人的道德价值追求,讲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联系,以厚植当代精神的历史深度,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职业信仰。

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浸染”。师范大学要立足地方实际和办学现状,以地方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奠定立德树人精神根基,引领立德树人高质量实践。通过开展好实地探访、考察研学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作风、培养科学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用青春行动诠释新时代师大学子使命担当。

创设特色鲜明校园文化环境。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要注重依托富有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知识和品德的发展。要大力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继续办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系统化的文化展示活动,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创建。要结合校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通过标语设置、场馆建设、主题短视频创作等方式全方位建设优良校园环境,在师生主动参与中、氛围熏陶中、自觉维护中强化自身品德修养,树立师范大学良好形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XKS007)、四川省大学生2023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CSZ2316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敏,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二级教授;万展豪,西华师范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