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习近平经济思想中蕴含的人民性

中国理论网:习近平经济思想中蕴含的人民性

经济学要解决稀缺性问题,其根本目标是希望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让人们获得更多的效用。因此,经济学从根本上是要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经济学思想是经济学的重要流派,西斯蒙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为人类谋幸福。[1]阿马蒂亚·森将人本主义经济学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强调以人类自由衡量经济发展。[2]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让人们形成了对资本的极度偏好,乃至形成了典型的“资本”范式的经济理论,但其发展实践仍无法掩盖“人”和劳动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同样有类似的经验,许崇正系统梳理了中国古典经济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如重义轻利的儒家思想;进而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脉络,提出要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学。[3]马克思强调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存在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4]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结合了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又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新的阐释,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从人本主义经济学到人民经济学,这个新的阐释既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人民经济学一定是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5]但是,人民经济学有更丰富具体的涵义。“人”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每个个体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更多地和人的自然存在状态有关而不是和社会存在有关。人只是人民的基础构成,“人的发展”强调共性和普遍性,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相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既是中国的经济学,同时也是世界的经济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经济学基础。在“人的发展”方面,我们和世界各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对话,也可以共享,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尊重。

从群体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也有其特殊性和个性。“民”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这一特质。“民”是一个群体性概念,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字典中认为“民”可以理解为百姓。[6]这意味着“民”是和国家、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国家和社会的“民”所共享的经济思想和实践具有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有相同之处,也可能大相径庭。但每种经济思想和实践实际上都是人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制度、生活方式最终形成的能够有效面对生活的手段。属于不同群体的“民”必须相互尊重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实现个体的发展,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了“人民经济学”的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7]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部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这个基本经验就是以“民生”问题为核心。民生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是百姓得到尊重和更好的生活。《尚书·高宗肜日》言:“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即要恭敬对待百姓,要注重百姓的生活。[8]春秋时期的晏婴认为:“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9]同样强调了民生的重要性。此后历朝历代的治理核心实际上都离不开“民生”问题。中国封建朝代更迭的根本在于谁能够解决当时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意识到以“民生”为根本是自己的责任。在随后的具体实践中,无论是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解放战争,还是土地改革、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精准扶贫,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民生问题,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首先在于人,在于如何使人乐于从事劳作,乐于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美好生活。《礼记·礼运》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其次,合适的制度对解决“民生”问题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都会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制度促进人们参与劳作,解决“民生”问题。中国古代有井田制、士农工商的划分、自耕农等制度,欧洲国家有奴隶制、农奴制、农场等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合适的制度选择会促进人们参与劳动,投入生产活动之中,从而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财富,解决“民生”问题。

由此,习近平在思考和总结中外社会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劳动切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根本上是要为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服务的,而全部“民生”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如何激发劳动积极性。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系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教授)

注释:

[1]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许崇正:《论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7期。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8页。

[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6]王力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4页。

[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8]《尚书·高宗肜日》,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5页。

[9]《晏子春秋》,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3页。

[10]《礼记·礼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32页。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