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中华思想文化伟力融入新时代青年精神群像的三色渲染

中国理论网:中华思想文化伟力融入新时代青年精神群像的三色渲染

文化是浩浩荡荡变迁史的生动映射,更氤氲着一个民族何以赓续、何以昌盛、何以持存的精神图腾。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三个事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强调性阐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是常葆青春的百年大党,那些融入滚滚洪流的使命,从未停止对于新时代有为青年的召唤,中华思想文化的精神伟力始终贯穿于中国青年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成为勾勒中国式现代化新使命下青年精神群像的点睛之笔。

一、一体两面:传统与新潮交织的青春底色

中华文化是最深沉的、最厚重的内涵音符,文化自信是最持久、最火热的内生动力。无论是青年热衷的“围炉煮茶”“中国华服日”的强势出圈、还是集群打卡“八段锦”,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可以新潮化表达,新潮亦可传统化内蕴,青年正是实现两者双向奔赴的“纽带因素”,国潮文化的青年表达,既是中华思想文化伟力的自信延展,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有机共融。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百年前的莘莘寄望,“热气青年”便是时代答卷上最滚烫的回答。文化地位与作用如此重要,呼唤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功带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表达,既要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要义,更要积极拓宽“现代化场域”、深耕“文化性升华”。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传统与新潮的“深情拥抱”,用青春的活力、魅力化的“仪式传播”让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再生产模态充满期待,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惺惺相惜”正迸发着青春的澎湃活力,自信盎然地向国际社会描摹中国画卷、展映青年群像。

二、双向奔赴:赓续与传承耦合的信仰本色

中华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风起云涌,在“两个大局”深刻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如何筑牢“心”的长城,汲取中华思想文化伟力,守牢文化安全,“赓续”与“传承”是关键词,“青年”是核心动力,“信仰”是中坚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千年华夏热土,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青年应从三维空间扎实根基:

第一,应将“有为”作为亘古的信仰坐标,将文化自觉熔铸于时代发展与世界格局,科学辩证地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充实丰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国内国际大舞台彰显青春本色;

第二,将“擦亮探头+夯实地基+筑牢堡垒”作为行动杠杆,将读原著、悟原理、强理论深植于心、厚植于行,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中华思想文化“青春代言人”;

第三,培养自身新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经济型、现代化思维,用更开放、更现代、更全面与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流变场,精准识别与防范西方反动文化思潮,恪守筑牢先进文化的思想根基,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全方位赋能。

三、勤耕不辍:务实与淬炼相与的本领成色

淬炼务实之风,深耕实践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对于青年人来说,何为“有为”?何为“无畏”?青春的接力赛不仅要有铁肩膀,更要有“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只有充分在实践中淬炼,才能将“热血青春”躬耕于时代,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第一,淬炼思想、主动吃苦。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摒弃骄娇二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生活一线,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做好调查研究,将“务实”刻在心田,扎扎实实做调查、勤勤恳恳做研究,不用扬鞭自奋蹄,呼吁更多青年勤耕不辍,克服本领恐慌。

第二,朴诚勇毅、不胜不休。要通过感知“中国速度”、见证“中国奇迹”、共同成就“中国之治”,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从历史中汲取奋斗滋养,从未来号召中激发奋斗精神,奋力在新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第三,敢于斗争,扬帆搏浪。斗争实践是青年成长的“试金石”,越是条件艰苦、矛盾困难多的地方,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磨砺出高超的斗争本领。要躬耕培育因时因事因势优化的斗争思维,增强斗争的“智”和“勇”,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扬帆搏浪,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多次以不同形式寄语广大青年,为青年成长指引前进方向、擘画光明前景。年轻往往意味着迷茫,也意味着有更多尝试的机会,作为新时代的追梦者,青年人应当辩证地看待征途上的沟沟坎坎,切不可“躺平摆烂”也不要“盲目内卷”,要向下扎根、积蓄能量,以45度“起跑式”姿态,铆足势能、刺破迷雾,在各自专属的赛道上奋力跑出青春“加速度”。

(作者张喆宇系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林彬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