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拜大年

暖心拜大年

本报记者 孙云柯

回迁上楼的村民、跑街串巷的快递外卖小哥、投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他们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奉献者,也是亲历者、见证者。奔波了一整年,大家非常辛苦,有些人甚至要在工作岗位上过年。

春节将至,这座城市没有忘记他们的付出。各区推陈出新、精心谋划,拿出最亮眼的空间资源,策划了一批温馨暖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这些为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拜年,致以新春问候,传递城市温情。

插图/琚理

运河附小师生到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参观游览孙立新摄

回龙观居民早起赶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熬出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王宇崎摄

石景山功碑阁下,“秉心圣会”非遗表演喜迎新春。 赵昂摄

1

故地重游,“活教材”中获激励

2023年岁末,首都文化领域迎来了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建成开业。“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如三颗璀璨的明珠矗立在大运河畔,飘逸瑰丽、熠熠生辉。一个多月来,北京城市图书馆已吸引逾37万人次读者前来借阅,大运河博物馆吸引16.6万观众徜徉浏览,北京艺术中心服务4.3万人次观众观演和参观。这其中,就有一批来自运河附小的特殊观众。

运河附小的前身是发电厂小学,原址就在三大文化建筑所在的这片地区,部分师生以前就在这里工作和学习,不少学生家长也是附近的村民,后来搬迁上楼。三大文化建筑的精彩亮相,蕴含着他们的奉献和付出。临近春节,通州区教委联合运河附小,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拜年活动,邀请学校师生、学生家长重返故地,进入三大文化建筑参观游览、回忆感悟、携手拜年、抒发乡愁。

“搬迁以前,发电厂小学就在如今图书馆的位置,今天回到这里,像是回家一样。”走进当前正火的副中心网红打卡地——北京城市图书馆,运河附小美术老师陈思佳感慨万分。

馆内,两座赤色书山高大绵延、蔚为壮观,营造了“临山间 于树下 勤阅览”的优美意境,徜徉在图书馆内的书山林海之中,陈思佳慢慢回忆起曾经美丽校园的点点滴滴:学校一进门是片竹林,穿过竹林走进操场,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常见孩子们奔跑嬉戏的身影。再向前走过教学楼,面前就是一条银杏大道,秋天时总是呈现出童话般的金色光彩……

如今,这片银杏“长高”“长大”,化身为支撑起北京城市图书馆“森林伞盖”的144棵“银杏树”,成为了老校、新馆的情感链接。“过去我们在这里教书育人,如今现代化的图书馆从这里拔地而起,承载的知识海洋可以哺育、浸润更多人。”陈思佳说,“参加活动重游故地,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三大文化建筑精彩亮相,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加倍努力,承接源自这片热土的那份责任与期望。”

移步大运河博物馆,一层展厅中悬挂的一张张老照片,让刚来学校实习的钟雯思绪万千。“我的家就在离博物馆不远的玉带桥附近,爷爷在我13岁那年种下的杨树,现在还在茁壮成长。小时候生在这里长在这里,高二那年拆迁腾退、大三时上楼住进朗芳园新居,我可以说是和绿心公园、三大文化建筑一同成长起来的。现在,从学校毕业的我又回到了梦想出发的地方,我将用我的努力和汗水,为生我养我的家乡添砖加瓦。”

为了迎接三大文化建筑建成亮相,运河附小教师还带着学生们绘制了一本名为《遇见》的画册,将师生们对三大文化建筑的理解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学校一年级2班的牛子涵画的是北京艺术中心的“帷幕”造型,待到真正进入其间聆听音乐时,她感到“如同走进了‘画’中”。当天,师生们特意把精心绘制的《遇见》画册送给了三大文化建筑的工作人员以及前来参观的观众,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的问候。

“三大文化建筑不仅是文化高地,更是我们运河附小师生的情感寄托。本次活动借助为师生、家长拜年的契机,邀请他们重回故地旧址,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运河附小副校长李术伟介绍,接下来学校将充分挖掘和利用三大文化建筑的教育资源,研发“绿心·馆院”课程,让区域资源成为学校教育的“活教材”。

2

新春亮相,功碑阁上演非遗

东边有三大文化建筑精彩亮相,西边则有功碑阁首次向市民开放。功碑阁所在的石景山山巅,最初为始建于唐代的金阁寺舍利塔塔院,院内曾建有覆钵式宝塔一座,砌筑在砖石混建的塔基之上,后毁于战火。1993年,首钢集团在石景山金阁寺塔院遗址上仿照颐和园佛香阁修建完成功碑阁,此后又屡经修缮。

作为石景山区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如今,修缮一新的功碑阁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今年元旦夜晚,功碑阁外部更是点亮了4色呼吸灯光,迅速成为京西地区的热门打卡地。

借助首次开放的有利契机,有心的石景山区文旅局联合属地古城街道,精心策划了一场融入非遗演出的探馆活动,既为全新的文化建筑增添了活力,也通过活动给居民拜了一个文化年。

上午9点半,古城村“秉心圣会”各档花会演员陆续到齐,社区居民悉数到场,表演正式开始。现场锣鼓齐鸣、人声鼎沸,演员身着红袍、绿衣、黄褂、白衫依次出场,钱粮筐、公议石锁、太平歌会等一档档花会轮番上演,石景山古建群东广场热闹起来。远处,古朴的功碑阁熠熠生辉,让这场非遗表演更显韵味十足。

“别看我今年62了,花会也演了很多年,但是来功碑阁演出还是头一回。正赶上新年,大家精神头都很足,憋着劲儿要把花会舞得热闹起来。这次新年的活动,为我们非遗传承开了个好头。”在“秉心圣会”担任中军四执花会会头的董景河说,“我既是一名演员,同时也是老古城的居民,特别关注咱们石景山、功碑阁的变化,但是过去没有机会近距离参观游览,一直是个遗憾。这次赶在春节前,街道社区趁着功碑阁刚刚开放,就邀请我们上来表演参观,透着一家亲,自己不论作为演员还是居民,都很感动。”

表演结束,大家收拾起家伙事儿,移步来到旁边的功碑阁。目前,这里正在展出“遇鉴经典”靳尚谊先生经典作品展,大家边看画展边听讲解,享受高品质的文化大餐。随后大伙还登上高处,远眺京西城市美景,并在现场写福字、写寄语,度过了一个文化味儿十足的上午时光。

“这次街道社区邀请我们前来参观,心里既高兴又温暖。过去,我们都是为别人做志愿服务,义务理发、捡拾垃圾、指引交通等等。如今春节快到了,街道、社区没忘记我们,以这样的形式给我们送来文化大餐,让我们倍感欣慰。”石景山区小喇叭文明宣传志愿服务队队长、北辛安第二社区居民姚建敏说,“做了10多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价值,见证了石景山的变化发展,感觉特别充实。新的一年,我把‘爱的传递’写在寄语当中,希望我和团队能继续把关心和爱送给更多人,祝愿大家2024都能过得幸福平安。”

古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颖介绍,新春到来之际,组织辖区居民参与“共登功碑阁文化大拜年”活动,是以文化服务的形式真诚地给大家道声辛苦,送去温暖的祝福。活动上也收集到了不少居民的“微心愿”,街道随后将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实际的惠民生项目,以新年为契机,努力开展精细化治理实践,为辖区百姓送去更多优质服务。

3

围桌拍照,小哥温暖过腊八

腊八节前后,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几天。但对于昌平回龙观的快递外卖小哥、社区保安、社工团队来说,这个腊八节却是一年中很温暖的一天。1月18日,辛苦了一年的大伙受邀来到回龙观街道金域国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居民一同过腊八。一上午,大家煮腊八粥、理发拍照、写微心愿、互相赠福字,热闹的氛围感染了在场所有人,新就业群体的新年就这么红红火火地开始了。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听说社区要举办腊八节拜年慰问活动,家住金域国际的居民褚录娥兴奋了好几天。“平日里,这些快递小哥、保安人员对我们很照顾,上电梯请我们优先,拎重物主动过来帮忙。我们知道他们在外面没日没夜地干活很辛苦,趁着这次机会给他们煮点腊八粥喝,也是表达我们的一份心意。”褚录娥说。

她不仅把家里的红枣、花生、桂圆等提前准备好送到了社区,当天更是赶着早8点就来了。可没想到的是,一进党群服务中心,有人比她来得还早:平时搭伴跳舞的沈悦等已经和社区书记陈东岩一起把锅支起来了。热腾腾的电热锅里,开水冒着气泡,褚录娥很快加入进来,煮上腊八粥,唠起了家常。

不一会儿,屋里氤氲的都是蜜枣的甜和稻米的香,甜蜜的氛围温暖了所有人。陆陆续续赶来的小哥、保安围拢过来,在居民们热情地招呼下,喝下了热乎乎的腊八粥。室外的严寒很快被驱散,大家的脸上都显出红润的气色。

到了10点活动开始,党群服务中心内已经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活动大厅里,几组家庭围桌而坐,大人带着孩子练书法、写福字。一旁的屋子里,几名志愿者正在为大家免费理发。隔壁还有摄影师搭好了简易影棚,为参加活动的居民、小哥拍照合影。热烈的气氛沿着走廊蔓延开来,温暖的情感在心与心之间传递,喜庆的拜年活动为每个人都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看到这温暖的一幕,来自京东金域国际营业部的刘久眼眶有些湿润。“我是黑龙江人,来北京8年,到回龙观工作也3年多了,在这座远离家乡的城市里我感到很温暖。”刘久感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不仅过年过节时对我们好,平时街道组织的‘路客联盟’也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例如经过联盟的协调,大多数社区都延长了快递人员进出社区的时间,早上提前到6点,晚上延到8点,大大减轻了我们的配送压力,提高了效率,居民也很满意。”

一上午,刘久喝了腊八粥,理了发、留了影,整个人感觉都很清爽。“已经提前跟家里说了,这个春节在北京值守不回家。等今天拍的照片打印出来,我就寄给家人,让他们看看我在这边的精神面貌。另外再留一张放在办公桌上,每天给自己打打气。”谈起未来,参加活动的盒马配送员杜军在贺卡上写下了微心愿:“愿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多挣点钱,但不能累坏了身子。”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街道、社区组织这样一场庆腊八、迎新年的活动,是为了向辖区内爱岗敬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新就业群体致以新春的慰问,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龙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孟巍介绍,“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不断升级暖心服务,让街道、社区、居民和新就业群体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共建共治共享美丽新家园。”

专家观点

聚心聚力 情暖京华

李晓壮

归奔万里共团圆,温酒烹肴换旧联。2023年,2000多万市民在各行各业挥洒汗水,活力满满、热气腾腾,处处见人、处处见事、处处见真情。首都北京日新月异,每一项成就都凝结着全市奋斗者的心血,充分彰显了全体市民识大体顾大局,万众一心、风雨同舟的“硬核”支撑;充分映照出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硬朗,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人心思进、无往不胜的拼搏精神。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赶在岁末年尾,北京市各地基层政府、单位通过拜年的形式,向这座城市发展变化的奉献者、参与者、见证者送去温暖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体现的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既折射出城市的快速发展,又体现了首都的温情,激励大家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续写首都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