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式现代化保证经济显著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式现代化保证经济显著增长

关于现代化的主流观点,来自最早发展现代工业社会并踏上工业化之路的西方国家。然而,必须指出,西方式现代化发生在历史上一个“强劲对手缺失”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里,西方国家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世界其他地方攫取资源、掠夺财富。在随后的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被迫或其他原因,吸纳了这一模式的某些因素,直到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前,这条道路都被判定为唯一的道路。然而,中国对于现代化道路有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设计和规划方式,这种差异促使中国取得了现代化的成功,并为其他同样寻求走上自主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经验。

深刻洞察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设计和规划,反映了中国对西方现代化模式不良因素的反思,对于这一模式不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认识,以及对于自身所开启的现代化道路的洞察。

可以说,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新型现代化之路,这一道路能够成功应对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改革开放伊始,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在借鉴西方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现代化工业体系。中国的进步表明,一个能够维护主权和动员人民的国家,可以让其人民过上比更早踏上现代化之路的西方国家人民更好的日子,同时保留自身的文明价值观,为全体人民提供一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兼具的美好生活。

首先,中国意识到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进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大区别在于,其政策始终遵循以人为本而非以资本为导向的原则,并以此作为国家核心议程中经济、社会和文化目标实施的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其次,中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同时也意识到,提高生产力、进行真正的生产活动、保障财富和收入的公平分配、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自然环境、进行文明价值的传承和深化以及允许人民实际参与解决地方问题的重要性。

最后,中国意识到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边缘,这一革命涉及新产业和前沿技术(如绿色能源、人工智能、无人机)、新型产业供应链、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如5G网络、卫星通信、传感器和智能电网)。同时,中国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体系不同于过去以几次工业革命为契机形成的西方经济体系。

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今天的西方国家面临着不断加剧的治理危机:物质财富在局部的快速增长导致金融巨头等少数群体利益集团的产生,收入和财富不平等日益扩大,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严重,消极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曾将社区团结在一起的共同信仰和价值体系受到侵蚀。全球经济颓势明显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欧美多国债务激增、一些欧洲国家经济衰退、国际贸易萎缩等,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供应链中断、俄乌冲突、巴以冲突、频发的气候事件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形势。一些学者预计,未来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仍将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保证了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新冠疫情后实现经济显著增长的国家之一。尽管面临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外部需求低迷等挑战,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势头强劲的复苏。

这一成就无疑值得称赞。鉴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意味着对全球经济疫后复苏的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经济在政策重点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调整。中国将其市场重点从欧洲和北美主要市场,一定程度上向全球南方市场倾斜。今天的中国经济从过去以数量为导向的增长模式,成功转向了一种更可持续、包容性增长模式。中国引人瞩目的扶贫成就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增长,有助于抵消国际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政府也强调更多地转向实体经济活动,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技术。中国政府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任何发展中国家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中国,一些潜在人口尚未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科学技术应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而,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以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控制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这些行为有可能将投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从本应以高质量商品生产和服务为目标的实际生产活动中非法转移出来,并引发金融不稳定。

为建设更和平的世界作出贡献

在国际舞台上,对于中国而言,显著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和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对于自身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与以往对中国的“脱钩”政策相比,七国集团(G7)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一些话术转变,目前更多地转向谈论“去风险”。然而,必须指出,“去风险”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中国的发展愿望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这一愿望合情合理,未曾带来任何西方国家想象中的风险。西方世界无权否认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不断上升,更无权发起不合理的贸易和技术制裁措施。

就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而言,中国的立场是明确的。纵观历史,中国未曾与其他国家发生过战争,也从未试图殖民其他国家。事实上,历史上的东亚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相对和平的地区。长期以来,和谐是中国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国一直将避免国家间冲突和追求人类共同利益作为其愿景。这一愿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关系”“共生”等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霸权被认为是不可接受和危险的事物。

遗憾的是,西方国家对于霸权的认识截然不同,霸权在西方世界受到肯定甚至热捧。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其上任不久后的几次演讲和采访中多次表示,世界无法自行组织运转起来。对于美国而言,要么被其他国家顶替领导位置,以完全不符合美国利益以及美国价值观的方式管理世界;要么“全球领导者”的位置永久处于真空状态,然后天下处于大乱。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今天的中国始终主张各国平等、和谐的国际秩序,始终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不搞小集团,始终倡导团结合作而非纷争冲突。近年来,中国的全球性事业迈出了重要步伐。中国不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去落实自身理念,也通过协助调解伊朗和沙特解决分歧等具体外交步骤为一个更加安宁与和平的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愿景并不像西方那样寻求单极统治地位,然而,西方国家依旧以敌对联盟包围和遏制中国。事实上,“按照西方文明行事”已被证明是世界各地冲突不断的根源,这一根源所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引起和平阵营国家的警惕与提防。

(作者系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