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 D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04-0016-03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驱动力。

把握矛盾规律 树牢斗争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连续三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伟大斗争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伟大斗争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进行伟大斗争,首先需要正确认识、科学把握矛盾规律,正确认识同一性和斗争性,树牢斗争意识。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矛盾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者相辅相成。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性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总是以同一性为前提和基础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与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同,矛盾的斗争性却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斗争也没有止境。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增强斗争意识,并不意味着摒弃合作与团结。争勇斗狠、你死我活地一味斗争、永远斗争、四处斗争,反映的是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斗争哲学”和片面、极端的思维方式。在形式逻辑中,矛盾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与之不同的是,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则是亦此亦彼的对立统一关系。恩格斯强调:“辩证的思维方法同样不承认什么僵硬和固定的界线,不承认什么普遍绝对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转移,除了‘非此即彼!’,又在恰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使对立的各方相互联系起来。”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的斗争则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和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可以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在一次次斗争中实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进行伟大斗争。这需要我们反对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拒绝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坚持斗争和团结的辩证统一。斗争和团结相辅相成,以斗争求团结并在斗争中实现团结和谐。毛泽东曾指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没有斗争无法真正实现团结,一味斗争、四处树敌、不讲团结,最终只能陷入孤立无援、两败俱伤的境地。因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实现共赢,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需要注意的是,哲学范畴的斗争或斗争性,同政治范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切不可将二者等同起来。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斗争,既包括政治范畴的矛盾斗争,也包括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将斗争简单化等同于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社会对抗,是对矛盾斗争性科学内涵的庸俗化理解,也是对哲学范畴的斗争和政治范畴的斗争的混淆。

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每一位共产党员不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斗争方式和斗争策略。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仍客观存在,但大量的普遍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唯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方能克敌制胜,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亦是发扬斗争精神,无畏斗争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包含“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内的伟大建党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发扬斗争精神,将坚持斗争到底、勇于胜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贯穿始终,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勇气积极面对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我们党用伟大的斗争精神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讲究方式方法。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增强斗争本领,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淬炼斗争精神、凝聚斗争智慧、掌握斗争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学会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练就过硬本领。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娄山关”“腊子口”,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原则、坚定立场、坚守方向的基础上,在不断总结斗争经验、增长斗争本领的过程中,凝聚斗争精神,积极斗争、善于斗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投身斗争实践 开创发展新局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既然斗争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我们就应摒弃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用形式主义去对待斗争的错误做法,自觉投身于伟大斗争的实践之中,主动投身到矛盾尖锐、困难突出的地方,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投身到伟大的斗争实践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亿万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慎终如始,赓续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始终以坚强的斗争意志迎难而上,以昂扬向上的斗争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发展,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朱红,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戴秀丽,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