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生态空间让“公园20分钟”抬脚可及

精致生态空间让“公园20分钟”抬脚可及

近日,“公园20分钟效应”在各大社交媒体走红,即每天在公园待20分钟,吸收大自然的养分,即使不做运动也能让人状态变好。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从城市露营、City walk到“公园20分钟”,都是人们通过走近自然、融入自然,享受宁静空间并进行自我调适的选择,这也折射出大众对精致生态空间的需求和期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环境是疗愈身心的“良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寻觅一处静谧空间,短暂地逃离“水泥森林”,获得更多松弛感。从人体机能方面看,自然环境有助于使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得到放松和休息,帮助恢复由于长时间紧张工作、集中注意力而导致的认知疲劳,使人原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城市作为人们的居住空间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积极打造精致生态城市空间,既是对人民群众所想、所盼的积极回应,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能不能体验“公园20分钟效应”,最重要的前提是看公园是否抬脚可及。“公园20分钟”不同于驱车赶往乡野之间,无需跋山涉水、费时费力,主打一个超高的“可及性”。这就需要在城市有限的建设用地上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因地制宜、见缝插“绿”,从精微处着手,下绣花功夫,以“小笔触”勾勒“工笔画”,让城市更精致、更绿色、更宜居。

出门入园,口袋公园装点民生幸福。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可以将重点放在打造绿地口袋公园、挖掘小微绿地上,利用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和拆违空地等资源推进绿化建设。除了口袋公园,综合公园、主题公园,以及小微公园、街心公园等也见缝插“绿”,让小而美、小而精的城市绿色空间不断“上新”,为市民们提供了更多近在咫尺、丰富多样的绿色好去处,打通城市生态与人们工作、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全域增绿添彩,提升生态服务品质。“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些诗句对自然生态之美的追求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要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统筹好全域的重要功能区与大尺度绿化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与蓝绿空间有机融合,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森拥园簇的都市图景。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地域文化等,科学配置园林绿化植物,实施科学绿化,突出植物季相特征,科学推进花粉、飞絮等植源性污染治理,努力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生态风貌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图景。

立体推进,精细化管理彰显“绣花功夫”。从老旧小区绿化更新到持续完善城市绿道体系;从盘活老旧厂房到古树名木保护,近年来,各地实打实推进城市生态精细化管理,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惠民项目渐次落地,扮靓城市面貌,完善城市服务,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致广大而尽精微”,要从细节着手,推进建筑物墙面、桥体、围墙垂直绿化,提高绿视率;推进城市道路两侧建筑阳台绿化、箱体绿化,鼓励过街天桥、公共空间棚架绿化;引导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筑物屋顶花园建设,因地制宜融合休闲游憩功能。

全民参与,共倡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生于斯,长于斯,市民是对城市最为熟悉的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坚持问计于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人性化施策,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绿色供给;另一方面要倡导全民参与,共治共享,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之地。同时要倡导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花香阵阵、鸟鸣声声,天蓝水碧、草木葱茏……“公园20分钟效应”折射出的是市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期待,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和治理水平。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久久为功、绵绵发力,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书写更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篇章。(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