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话清廉

成语典故话清廉

成语典故是一种语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寥寥几个字,却道出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足以令人深思、令人共情,这便是成语典故的魅力。中国成语典故丰富多彩,其中不少与廉洁相关,我们可从中体会到古人对廉洁这一品质的推崇。

不贪为宝

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所欲之物与所厌之事,懂得取舍,至关重要。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大夫子罕,一日有一人怀揣宝玉叩响了子罕宅门。献玉之人告诉子罕,上门之前,已经请过治玉之人看过,说这是难得的玉石,故而才敢将它献给您。

直至今日,我们仍认为“黄金有价玉无价”,玉是无价之宝,更何况玉是君子之德的象征,所以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

面对别人献上的宝玉,子罕该如何取舍呢?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子罕以不贪为宝,若是收下了宝玉,便是贪财,便丧失了自己最珍重的廉洁品质,如此“自毁长城”的行为,子罕断不愿为。

献玉之人知子罕不会收下宝玉,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说自己怀揣宝玉走在路上很不安全,恐有杀身之祸,将宝玉献给子罕,实是为自己讨一条生路。子罕将他安顿在自己所居的乡里,确保其人身安全,请治玉之人琢磨玉石,卖了个好价钱后,让献玉之人带着这笔钱回家。

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故事,记载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西汉的大学者刘向编纂了一部历史故事集《新序》,在“义士”篇中,收录了子罕的这个故事,还增加了一段《左传》中没有的评论。

大概子罕的这则故事在宋国妇孺皆知,宋国一位长者对此评价,“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如果将金子和美食拿给小朋友选,小朋友会选好吃的;如果将和氏璧与百两金拿给粗鄙之人选,粗鄙之人必会选百两金;如果将和氏璧和“道德之至言”让贤能之人选,贤能之人必会选“道德之至言”。长者总结道“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粗糙之意),其取弥觕”。一个人的智慧越大,就越懂得何者该取、何者该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以事物之精华来丰厚自己的道德修养。

不贪为宝的典故,备受古人的推崇。唐代名相姚崇写有“五诫”,用五种事物来说明为官之道,其中有一篇《辞金诫》,开篇言:“辞金者,取其廉慎也。昔子罕辞玉,以不贪为宝;杨震辞金,以四知为慎。列前古之清洁,为将来之龟镜。”与子罕辞玉并举的是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暮夜送金,怎能说没有人知晓此事呢,分明“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在这篇文章中,姚崇借这两个典故说明为官者当以廉慎为师、不欺暗室,尤其这个慎字,若能始终坚守,便可无惧无悔,“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苟自谨身,必无谤耻。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

狐丘之诫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流动十分频繁的时期,“楚材晋用”等成语说的是人的横向流动,即从本乡流动到异国为士、为农、为工、为商,而孟子所说的“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说的是人的纵向流动,即从社会底层跃升到高层,凭借自己的才华而获重用。

楚国令尹孙叔敖以仁爱、贤能、清廉而著称于世,他倾力辅佐楚庄王,使楚国实力大增,有机会问鼎中原。在孙叔敖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凝结成狐丘之诫、寝丘之志等成语和典故。

有一天,孙叔敖遇到一位来自狐丘的老者,老者开口就说您有三利,必然有三害相随,您可知道?孙叔敖闻言立刻警惕了起来,恭敬地向老者请教何谓三利,何谓三害。老者说:“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

聪明如孙叔敖者,立刻回答了解决办法:“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爵位越高,就令自己的态度越谦卑;官职越大,就令自己的私心越小;俸禄越多,就令自己对贫者的施舍越多。老者听到孙叔敖的这一番话,也不能不称是。

老者的话,对孙叔敖是一个提醒,而孙叔敖的回答,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不止一种典籍记录了孙叔敖这个故事,其中《韩诗外传》的版本,是以《诗经·小雅·小宛》的几句诗作结:“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温和恭谨的君子为人处世就像站在树枝上、立在深渊旁一样小心翼翼,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保持警惕。

孙叔敖临终前,对子孙交代后事。楚王曾多次要封地给孙叔敖,他都予以拒绝,他料想自己死后,楚王必会封地给其子孙。孙叔敖告诫他们不可接受丰腴的土地,他早已看中了一个叫寝丘的地方,这里的土地贫瘠,而且地名也不好听,可以接受寝丘作为封地。事情果如孙叔敖预料的那样发展,正是因为这片土地贫瘠,别人对其没有争夺之心,孙叔敖的子孙竟能长久保有它。

此外,亦有观点认为,孙叔敖为子孙选择贫瘠的土地,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意志,希望他们靠自己的双手维持家计,而不可依凭父辈的声望获益。

后来,“寝丘”成为贫瘠的土地的代称,而“寝丘之志”则用来表示一个人与世无争、知足知止。

“寝丘之志”不是常见的成语和典故,今天鲜有人用,但孙叔敖的故事仍常常被人提及。孙叔敖是名列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第一位的人物,故有“循吏第一人”的美誉。自《史记》开始,历代正史都辟出专章记录清官廉吏的事迹,形成了一项悠久的历史书写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感的民族,对清官廉吏予以表彰的最好方式,就是载入史册、传之久远。

羊续悬鱼

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提到了一位叫公仪休的循吏,他是鲁国人,喜欢吃鱼。有人听说他爱吃鱼,就送了几条鱼给他,公仪休拒绝接受,送鱼的人自信自己“投其所好”,不解他何以拒绝。公仪休回答正是因为爱吃鱼,所以不能接受,如今凭俸禄能够在市场上经常买鱼吃,如果今天接受了所赠之鱼,并因此而免职,那以后就吃不上鱼了。

鱼乃人间之美味。古人造字时,最初是用三条鱼叠在一起(鱻)来表示“鲜”,到了汉代,开始用一条鱼加一只羊来表示“鲜”。爱吃鱼的公仪休,必须拒绝别人赠送的鱼,来保证自己长久享受鱼的美味。拒鱼者不只有公仪休,东汉的羊续更是以悬鱼的方式拒鱼。

羊续曾任南阳太守,据《后汉书》记载,当时社会风气崇尚奢华,羊续对此深恶痛绝,他以身作则,生活简朴,“常弊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是太守的属官,府丞送给羊续几条新鲜的鱼,羊续将这些鱼悬挂在庭前。过了一阵子,府丞又来送鱼,羊续引他到庭前看此前他送的鱼,由于时间久了,已然干瘪败坏,府丞见此再不敢来送鱼了。

羊续在南阳做官时,甚至因为清贫而无法让远道而来的妻子和儿子留下来一起生活,“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贴身的短衣),盐麦数斛而已”。

羊续悬鱼的故事,触动了千年之后的另一位清官。明代的于谦写有一首诗:“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这是于谦四十五岁生日之作,无人来府上送礼祝贺,这是令他高兴的事,他甚至无须效法羊续悬鱼,少了迎来送往的喧嚣,于谦乐得迎着清风,开卷读书,何其自得,何其惬意。

于谦并不以写诗而闻名,但他的几首诗都流传甚广,其中一首《入京》“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使得“两袖清风”这一成语脍炙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上有“悬鱼”这一构件,它是悬山式或歇山式屋顶的博风板上的装饰构件,与正脊垂直,常见的形象是悬垂的鱼,因此也称“垂鱼”,也可以是其他形象。悬鱼的出现,未必受到了羊续悬鱼的典故的影响,但这一典故无疑丰富了建筑的内涵。每当我们看到悬鱼时,便会联想到羊续的这段美谈,清廉就写在我们抬头可见的地方。

杯水奉饯

有道是:“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官员离任时,百姓的反馈最能评价其治理的成绩。

隋朝有一位叫赵轨的官员,曾任齐州别驾,齐州即今济南,别驾是刺史的佐官,职权很重。他在齐州时,邻居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桑树,每到春末,桑葚挂满枝头,不少桑葚落到了赵轨家的院子里,他将其收集起来,送回邻居家。赵轨以此教育孩子们,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博得好名声,而是因为这些桑葚并不是自己家的,他不愿意占别人便宜,惹出邻里纠纷,要孩子们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赵轨“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即将入京为官。齐州百姓前来送行,对他说:“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水火无交”这一成语即源于此,其本意是为官者与百姓没有财物上的纠葛,为官者不侵扰百姓利益。百姓以水代酒,饯别赵轨,赵轨一饮而尽。

之后,赵轨又担任了原州总管司马。一晚,赵轨与随从出行,随从所骑之马误入道旁农田中,踩坏了庄稼,赵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停止了前进,在道旁守到天亮,找到被踩坏庄稼的农户,向他们赔偿损失后再出发。原州百姓与官吏听闻此事,皆为感动,“莫不改操”。

赵轨在寿州总管长史任内,还修整了芍陂,这是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两位相距千年的廉吏就这样联系在了一起。经过赵轨的修整后,芍陂可灌溉农田五千多亩,百姓赖此生存,受益匪浅。

在赵轨的教育下,两个儿子赵弘安、赵弘智都青史留名,均官至国子祭酒。史册中记载的赵弘智以孝闻名,“事父孝笃”,父亲去世后,像孝敬父亲一样对待哥哥赵弘安,俸禄交给兄长,不敢私自留下,哥哥去世后,抚养侄子如同亲儿子一样。赵弘智曾在百福殿中开讲《孝经》,获得唐高宗的称赞。

古人常以水形容一个人的清廉。赵轨获赞“公清若水”,实在是极高的评价。有以水自表心迹者,如东汉的郑崇,遭宿敌诬陷门庭若市,疑是与人勾结,面对质问,他的回答是:“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有以水激励自己者,如北宋的赵汴赴任蜀中时,指江水起誓:“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与廉洁有关的成语与典故有许多,一篇文章当然不能一网打尽,还需要读者在平时多多留心。那些至今仍经常使用的成语与典故,久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塑了我们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是善、是美。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