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

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

引言

习主席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军事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法治建设实践的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的思想教化、行为调控和文化滋养等功能。新时代新征程,应当把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充分认清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

文化是人类思维与行为方式的产物,又反过来塑造着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军事法治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调动激发军事法治主体自觉的重要保障。

军事法治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由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构成。军事法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军事法治组织、军事法治理论、军事法律人才队伍、军事法治文化等方面,为军事法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理论支撑、人才支持、文化滋养。军事法治文化与军事法治体系中其他子系统有着密切关联,以人、物、信息等要素的形式,渗透于这些子系统的内容之中。此外,法治是一种治军方式,更是一种价值选择、文化思想和精神力量。人民军队的法治文化内蕴着配置权力责任、平衡权利义务的价值标准,是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军事法治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使其更好地体现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军队人员价值要求。

军事法治文化是调动激发军事法治主体自觉的重要保障。文化由人创造,又反过来培育人、塑造人、改变人,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方向导引和支撑作用。法治的实现,要依靠法治文化的底蕴和伟力,要依靠各种主体的真诚认同、真心拥护和自觉践行。官兵是部队主体,部队法治建设需要官兵去推动,各项法规制度要靠官兵去落实。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强化官兵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提高官兵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方面。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全军范围内立起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鲜明导向,使官兵始终保持对法律法规和军规铁纪的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养成运用法治思维想问题、办事情、解难题的习惯,激发广大军队人员参与军事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准确把握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应当准确把握和突出强调军事文化建设的政治性、人民性、道德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基本特点,坚持相应的工作原则和要求,使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全面得到指引,始终有所遵循。

突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政治性。法治是特定利益集团利益诉求的表述和分配实现的方式。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鲜明政治性与党性、人民性是密切关联和有机统一的。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主席关于依法治军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突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军队人员,特别是广大官兵,是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官兵主体地位,调动激发官兵各种文化需求,并且为满足需求提供基础支撑、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完善符合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促进战斗力生成提升和充分释放,确保实现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突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道德性。“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贯彻依法治军战略,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从而实现法与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突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的过程。要使“纸面上的法律”变成现实生活中真实生动的“行动中的法律”,使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蓝图”变成现实生活中真切可感的“高楼大厦”,必须注重知行合一,通过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牵引促动,以相关主体普遍、经常、持久的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实践为坚实依托,引导广大军队人员成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突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军事法治文化是在演进发展、持续创新中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的。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充分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提升中国特色军事法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依托运用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不断发展繁荣、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军事法治文化内容,促进军事法治文化进一步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面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

加强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应当坚持精神形态的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制度形态的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物质形态的军事法治文化建设协同发力,切实采用既涵盖目标任务又包括实现路径、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的思路举措。

建强精神形态的军事法治文化。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军事法治理论和军事法治思维,既是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指标,又是军事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加强军事法治理论研究,以学科建设为支撑,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用透彻的理论说服人,发挥理论认同对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牵引作用。应当强化军队人员法治思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全军法治教育训练,将教育训练目标、对象、体制、内容和方式等纳入法治轨道,让尊重规则思维、权利义务思维、限权治权思维、正义科学思维等扎根头脑,使尊崇和践行法治成为军队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

建强制度形态的军事法治文化。只有制定科学的制度并使之顺畅运行,法治文化的价值取向才能得到确立和巩固。应当加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法规制度中充分体现人民利益和战斗力标准,立起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规矩和鲜明导向,塑造具有说服力、可信度的文化形态。应当顺畅军事法规制度体系运行,在军事法治实施、监督、保障实践中树立法治威信、培植正气、引领新风。要重视以法治军营创建活动、军地法治共建活动为重要抓手,将依法维护国防和军事利益、军队人员及其亲属合法权益作为突破口,增进军队人员对法规制度及其运行的法治体验。

建强物质形态的军事法治文化。军事法治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形态、精神形态的文化离不开坚实的物质条件。为此,应当加强军事法治设施建设,包括与立法、执法、司法、法治理论研究、教育训练等所有法治要素和过程相关的设施,比如承载法治宣传教育的场馆物品等。应当拓展法治信息平台,搞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应当丰富文化产品,综合运用传统方式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讲好军事法治故事,让军事法治元素和形象化的文化符号渗透充盈于军营环境,使军队人员随时置身军事法治的信息场域和浓厚氛围,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