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投身中拉科技合作的古巴科学家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投身中拉科技合作的古巴科学家

在四川省成都市,有一位来自古巴的科学家——裴德乐。他率领的团队在华推动脑科学研究和中古神经技术合作,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是什么促使裴德乐跨越山海来到中国?他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为推动中拉科研合作,他作出了哪些努力?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您一起走近这位古巴科学家。

裴德乐出生于1950年,在医生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66年,裴德乐进入古巴哈瓦那大学医学院学习,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

中古传统友谊深厚。裴德乐数次赴中国交流。他发现中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2015年,裴德乐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引进的外国专家来到成都,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用科技的力量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在电子科技大学,裴德乐所率领的团队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大脑神经回路间信息传递、脑机交互、帕金森病监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6月,他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近年来,中拉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形式日益丰富,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注入新动力。不断涌现的生动事例、不懈付出的中拉“同行者”、造福于民的多项合作成果,见证着中拉友谊跨越山海、薪火相传。

56281750b0be4842a876af8694fac76f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