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老是情绪低落,是不是抑郁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面对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遭遇抑郁情绪也越发常见,其核心表现就是一定时期内心理能量水平的降低。被抑郁情绪困扰时不必惊慌,积极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有助于我们加强自我认知、正确调节情绪,及时恢复到正常状态。
坦然接纳,辩证看待情绪。“我向来乐观积极,为什么突然萎靡不振?”遭遇抑郁情绪时,许多人对此表示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其实,抑郁情绪是人们遭遇外界刺激时的自适应调节,它的出现是在提醒我们:近期面临的压力事件较多、生命能量耗损较大,需要切换到“节能模式”。用辩证的眼光来看,暂时的低迷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即表面上萎靡不振的消极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回血”努力。若强打精神伪装遮掩,反而会造成更大的能量耗损。坦然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低落情绪,修养身心、养精蓄锐,都是为生命能量再度回调做准备。
量力而行,科学改善状态。人们为了尽快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常常会采取多种干预策略。比如,一听说运动能摆脱抑郁,就马上安排五公里跑步;一想到社交聚会能获得快乐,就频繁参加各种酒局……上述方法确实能带来一些积极情绪,但如果“多巴胺”的补偿不足以抵消高强度活动带来的身体能量耗损,消极状态反而会加重。应当评估自身的承受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若感觉非常疲累,可采取一些低能耗干预策略,比如散步、听音乐、与朋友喝茶聊天等,逐步增加积极体验,这样才有助于改善消极状态。
调整心态,积极接受赋能。再快的千里马也有跑累的时候,抑郁情绪恰恰是身体对一直处于“高能输出”状态的一种调和。但自尊心强的人通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更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和赋能,从而错失有效干预的机会,造成更严重的症状。对当事人来说,有效的赋能不是打鸡血、说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理解、共情和安抚,是有助于解决现实困难的实际帮扶,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当然,若长期深陷抑郁状态,还要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及时接受心理咨询或规范的医学治疗,以便走出抑郁情绪,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人的情绪如徜徉在生命长河里的白帆,有时长风万里、破浪前行,有时水波不兴、凝滞徘徊,应对和处理不同的情绪状态,是生活的必修课。转角处遇到“至暗时刻”,应当坦然承认脆弱,科学调整心态,积极接受帮助,走出抑郁情绪,对自己说:别担心,以后走的每一步都会离光明更近一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