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人民立场、坚持系统观念,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蕴含着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创造性提出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般原则和理论内核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党的自我革命”“两个伟大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等一系列具有原创性、体现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党的革命性锻造的内容。一是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命题。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主体,同时肩负着自我革命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史上首次提出并阐释“党的自我革命”这一新概念,强调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并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层面作了规定,指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最鲜明的品格”,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赋予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以鲜活的时代意蕴。二是创造性提出“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基本关系的深刻认识,强调“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2]定位为战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增写“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内容,实现了革命话语的自我超越。三是开创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这一党的建设新命题。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强调要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这一党的建设新命题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制度治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
二、创造性提出“大党独有难题”新命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大党独有难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与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复杂环境,紧紧围绕自我革命与大党独有难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理论遵循和科学指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高瞻远瞩的战略眼界及攻坚克难的战略自信。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如何始终”进一步阐释大党独有难题的成因、主要表现与破解路径。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彰显我们党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关于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大支撑。”[3]这势必需要我们党以积极的自我革命精神,系统、具体地分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党的肌体健康,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实践支撑。关于如何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4]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主体,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锻造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领导核心、提高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激发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动力,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重大论断,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5]的历史周期率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出“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回答了百年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1945年7月初,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住处的窑洞里同黄炎培推心置腹、纵论古今,给出了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围绕实现党长期执政的政治课题,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重大科学判断,全面推进了管党治党实践,凸显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深远历史意义。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历史周期率问题,随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历史周期率和与之有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6]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两个答案”的内在关联,强调“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7]。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8]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我们党如何在加强人民监督基础上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科学解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问题,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只有将“人民监督”的外部推力和“党的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有机结合,始终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才能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四、创造性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
如何以系统观念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是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具体包括: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9]从根本上说,“九个以”的实践要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科学、系统工程。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确立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为目标导向,形成发展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回应。“九个以”既有战略谋划又有实际举措,既坚持依规治党又坚持制度治党,既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又强调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力有效指导自我革命深入推进。从系统性的角度看,“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相互贯通,从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维度对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行动指南。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JYTMS20230752)】
【作者简介:高祥,辽宁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邸家兴,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76页。
[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61页。
[3]《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人民日报》2021年6月27日。
[4]《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2页。
[5]《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48页。
[6]《论党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189页。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3年版,第549页。
[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4页。
[9]《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持久战》,《人民日报》2024年1月9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