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以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意蕴

中国理论网:以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意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并将坚持系统观念列为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改革从艰辛起步向全面深化的接续历程,我们坚持思想解放和实践促新、现实观照和未来考量、弱环修补和优势蓄积等相结合,积淀形成对改革近远统筹、点面互促、系统集成的体系理路和精细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需要在系统谋划和精细落实上下功夫,从历史性改革实践中汲取智慧、凝练方法,在推进新质新域生成中厚植优势、形成合力,不断放大改革的整体效能、协同效用和耦合效应。

一、稳和进:推动经济量增质优和社会安定有序

经济和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一方面,要依靠改革和开放双向驱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衔接、结构功能调配集成、优势质效提升塑造,在稳存量、降变量、促增量上实现点面贯通、持续发力,使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增效。另一方面,要将社会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尺度,以钉钉子精神着力解决社会运转中的短板和弱项,因地因时、形成特色,疏通疙瘩、适应形势,共享发展、集聚合力,使社会运行更加集约高效、科学精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改革中不断增强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同配合。比如,在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中,用好“去、降、补”的政策组合,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赋能;激活社会创新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持续涌现。在改革推进中,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提升微观主体获得感作为重点,推出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优惠政策,发挥企业家主体能动作用,传承弘扬企业家精神,让更多企业安下心、放手闯、提质效、增收益,培塑和形成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和优势互促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着力将全面深化改革和构建美好社会、提升生活品质等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样化托育到互助式养老,一系列小切口、增实效的改革助力美好生活、助益社会和谐的实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坚持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着力增强改革的统筹联动和协同配合,既精细谋划,更分层落实,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样貌、取得新实效。推动经济和社会互促共进,没有休止符。前进道路上,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细化对我国发展阶段、特征和趋向的体系化认知,将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紧密对接起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同均衡充分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二、管和放:强化政府精细调控和释放市场内生活力

从宏观政策因势调整到持续解决市场主体突出难题,做好“放活”和“管好”两方面统筹联动,对于提升市场新质新效、规范政府权责,提升发展信心、促进产业融合等意义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变化,我们把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纳入国家发展大局一体谋划、协同用力,在稳存量、降变量、促增量中着力发挥制度和机制效用,形成了既惠当前又利长远的创新理路、配套政策、务实举措。同时,从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深化放管服改革,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政府如何管好、市场如何放活,在理论和实践的协同推进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经验新方法新举措。推进改革的过程,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市场失灵,发挥市场作用、集聚优势效能的过程。比如,在顶层设计上,立足长周期、宽视角、多模态,深化对政府和市场短板弱项和长处特点的集成性、多维式探究。在因时因势、因情因境中形成对破什么、如何破和立什么、如何立的优先序列和补台方案。在推进过程中,立足实际情况,聚焦管和放的重点,有的放矢、久久为功,找到管到位和放得活的精细理路和恰当方法。与此同时,要深化管与放的纵向联系和横向协同,将不同特点和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使市场发挥更有为、政府履责更精细,不断增强改革的调适力、聚合度和贯通性。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是一场“接力跑”,其中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各类要素资源畅通放活,也需要政府“补缺”“拾遗”、让秩序环境关系向着好的方向跃进。新征程上,面向新的产业变革和技术革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新实效,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在如何管好和放活方面继续深化认知、大胆探索,通过扎实有序改革,使市场机制发挥更鲜明、政府调控能力更完备,为经济提质增效拓展新空间、提供新动能。

三、快和好:注重效率最优和维护公平正义

效率和公平如鸟之双翼,是关系改革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经济发展的长周期看,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变革都对效率持续优化有着更多新要求。尤其是伴随全球化趋势的复杂演进和加速跃变,迫切要求我们因时而进、循势而为,将效率变革、优化和提升置于改革发展各环节,促进资源配置、要素畅通效率最优和效益最大。另一方面,对公平的追求、对正义的渴望伴随人类发展全过程。千百年来,从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理念到勾勒“大同”“小康”社会的理想样态,从消除城乡、阶级等对立和差别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对建设公平公正社会念兹在兹。从除旧到布新,推进改革的过程,也是提升公平可及性、厚植发展共享度的过程。效率和公平是辩证统一、彼此互促的关系。四十多年来,从推动产业融合协同到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在改革发展中坚持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将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和人的能动创造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国情和具体实际,确立了稳慎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理路和策略,形成了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统筹效率和公平”转化的思路举措。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补短板、塑优势、聚合力,破除一系列制约效率和效益的卡点和难点问题,资源要素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各项改革的串点联面、条块联通,有利于经济动能的持续释放和创新活力的不断涌流。另一方面,坚持兜底线、增福祉、促共享,聚焦民众急难愁盼,出台一系列促公平、暖人心、增共识的改革举措,精准脱贫、厕所革命、互助养老、医疗共同体等成为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的亮丽名片。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动态均衡,需要在“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效率”上久久为功,在“更有效维护社会公平”上善作善成,不断放大发展的增量优势和普惠效用。

四、增和固:释放创新活力潜能和有秩序地前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序是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如何促进创新动能和潜力的持续涌现,同时使各方面各环节向着有秩序的方向前进,是世界各国在推进变革中需要解决的紧要课题。特别是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快速融合演进,一方面对人才素养、技术标准和教育质量提出更多新要求,人才、科技、教育正成为支撑和引领现代化的战略力量和基础要素;另一方面对改革的有序性、协同性、均衡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巩固“稳”的大局中动态提升“进”的实效,形成重点突破、点面配合、精准布局、渐次展开的时序样态。推进改革的过程,也是明确优先项、聚焦重难点,扎实谋新立新和形塑协同效能的过程。从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到构建创新人才发展激励评价长效体制机制,从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强国等战略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从建设一流院校和优势学科到培育拔尖和创新人才,我们在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教育在全面创新中的基础作用和战略合力,统筹推进一体改革和协同配合,为各类创新活力要素充分持续涌流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全面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把握时度效,明确进度表和施工图,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改革按节点压茬推进、循阶段条块递进。比如,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要将规划、建设、治理置于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中,通过特色效能集聚和要素畅通流动,城乡发展互补性、均衡性和协同性更加鲜明。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改革,更加需要在释放活力方面有新作为,集聚教育人才资源之力、增强体制机制创新之能、提升科技驱动引领之效,在融合和协同中夯实增量基础、催生更多新质;在体系化有序推进上下功夫,着力形成前后连通、近远衔接、宏微呼应的闭环链条,在优化和调试中着力形成要素、流程、结构、功能等的均衡布局和最优配比。

五、合和安:集聚开放发展势能和筑牢安全发展基石

高水平开放和高水平安全彼此依存、相互助益。开放越深入、联通越全面,越有利于各类新要素、新经验、新成果的涌流,对开放经济的优势集聚和动能释放提供更大空间和更多场域。同时,伴随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延展,各类社会思潮交织激荡、互相影响,全球或地区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社会矛盾风险的增多,对经济发展安全和社会运行安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乱象频发,全球挑战和治理难题增多。从国内形势看,各类矛盾风险复杂交织,需要我们在稳变局、化危机、应挑战上完善制度、压实责任、落细举措、形成合力。面对战略机遇和变局挑战,充分发挥开放在推动区域协同和全球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构筑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推动开放发展、建设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到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北京服贸会等亮点纷呈,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中国不断展现日新的气象和向上的能量。同时,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矛盾风险,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到推进国家安全技术赋能和人员安全素养意识的联动集成,聚焦重点领域、扭住关键环节,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安全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效力更加彰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和力量。新征程上,推进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在统筹开放和安全上出实招、增实效,特别是围绕制约改革行稳致远的因素和环节,既从宏观战略上周密思量,也从微观实效上精细处置,发挥办大事解难题的制度优势,持续筑牢安全基础、提升开放效能。

作者简介:赵晨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限责任公司时政理论采编部编辑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