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加“数”,“云”聚振兴力量

乡村加“数”,“云”聚振兴力量

9月9日,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会议指出,发展数字乡村是数字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深刻认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走深走实,加快以信息化培育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乡村的未来,可以用“数字”来定义。“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站在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数字乡村战略。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更为全国各地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将有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加“数”,“云”聚振兴力量。在江苏南京数字大田里,自动灌溉系统、杀虫设备覆盖田头,农民只需要坐在家里点点手机,现代农业科技和大数据就能在田野里“碰撞”出火花;在山东寿光,60万亩蔬菜大棚变成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工厂,一台台机器人自如“行走”,“云端”种植使蔬菜产量提升了10%,商品果率提升了15%至20%,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了渠道。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速,数字乡村在乡村治理、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的每个场景、每处角落,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关键阶段,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今年,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以下简称《指南2.0》),为数字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面向未来,用好“指南2.0”,着力补齐乡村信息化发展短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乡村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探索数字乡村发展长效机制,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久久为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各地要坚持系统观念,正确把握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埋头实干与学习借鉴的关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尤其要不断拓宽数字乡村建设参与主体,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增强科研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供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数字产品的适应性,推动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期待以更快速度、更大力度,更强持久度,汇聚合力为乡村加“数”,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腾“云”而上的精彩篇章。     (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