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巡视利剑牢牢抓在手里

把巡视利剑牢牢抓在手里

[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5)05-0017-04

巡视是新时代党中央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发挥了全面从严治党利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二十届中央巡视启动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成为继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之后,巡视工作新的努力方向。

巡视利剑作用发挥的制度优势

巡视是党组织履行全面监督责任的重要抓手,在党内“五位一体”监督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派出巡视组深入基层开展监督,可从技术层面有效解决上级监督“管得着”但“看不见”的难题,增强巡视监督威慑性。党的十九大修订党章时将巡视制度提至第二章党的组织制度中单设一条予以规定,党中央在十年中连续三次修订或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制订出台大量配套制度规范巡视工作运行,为进一步保证巡视权威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坚持发挥政治巡视作用。巡视的本质是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将巡视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部署、推进。巡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党的领导职能责任落实情况开展政治监督,深入查找政治偏差,确保党的政治主张、政治纲领、政治立场得以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做到巡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巡视成果由人民检验;紧盯权力和责任,按照“四个对照”的政治标尺审视、衡量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态度、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充分体现了政治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坚持巡视制度与文化相契合。巡视制度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监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帝王亲巡,或由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派遣官员定期或不定期巡视地方,以达到巩固政权、监察百官、察举非法等目的。新时代巡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相结合的监督制度设计与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中央给了巡视组“尚方宝剑”,巡视组是“钦差大臣”、是“八府巡按”,要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发现并反映各种问题和意见,发挥利剑作用。巡视肩负着党中央的嘱托和信任,有效契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心理,具有丰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赢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坚持常巡常新力度不减。巡视工作“一轮一部署”,授权巡视组开展监督的项目制运行方式非常机动灵活。党中央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阶段性特征,安排巡视对象,部署巡视任务,明确监督重点,每一轮巡视都有创新和发展。视情安排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回头看”、提级巡视、联动巡视等方式组织开展巡视监督,不断提升巡视监督震慑力。巡视组运用“12+N”的方式方法发现问题,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深入了解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和问题线索,边巡边改、边巡边查,持续增强巡视监督穿透力。采用巡视组“一次一组建”、组长“一次一授权”等具体举措,切断了巡视组与被巡视对象之间的利益关联,不断强化巡视组的战斗力。

新时代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巡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创制性改革,有力推动了巡视理论、实践、制度各方面创新发展。巡视工作在理论引领、实践探索、建章立制的循环迭代中,利剑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取得了诸多成效。

巡视政治监督定位不断深化。党中央2015年将巡视定位明确为政治巡视。自此,政治巡视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有力推动了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巡视监督内容上,突出问题导向,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到围绕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和加强巡视整改发现问题,再到重点检查落实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和落实巡视、审计等监督检查整改等方面的情况,巡视监督的政治体检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巡视监督网络格局基本成型。十八届巡视工作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完成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任务。党的十九大以后,巡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提质增效,致力于巡视监督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的有机统一。为了解决反腐败斗争“上面九层风浪,基层纹丝不动”问题,党中央于2017年7月部署开展市县巡察;在2024年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时,将村(居)党组织明确为县(区)委巡察对象;同时,规定其他党组织需要开展巡察工作的,应当通过上级党委(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党委(党组)批准。巡察制度的推广和规范,将利剑直插基层,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经过多年探索,中央、省、市、县四级巡视巡察工作组织体系已经形成,中央国家机关和省直机关、金融、企业、高校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内部巡视巡察工作。各级党组织把巡视巡察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全面监督责任的重要抓手,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统筹衔接,与组织、政法、审计、财会、统计等职能部门监督密切协作,积极有效对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巡视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充分发挥。

巡视监督治理效能充分显现。新时代巡视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贯彻巡视工作方针,将发现问题视为巡视工作的生命线,将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巡视工作的落脚点,深入查找出各地区各领域存在的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落实改革部署中的重大偏差、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突出问题,揪出了大量新型腐败、隐性腐败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巡视机构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认真反馈巡视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巡视情况。通过巡视整改,有力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将解决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相结合;压实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防控廉洁风险;推动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净化政治生态;助力解决民生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进人民福祉,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的路径与方法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遵循党章和党内法规制度规定,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进一步健全巡视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将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化、制度化、程序化,确保党中央牢牢掌握巡视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把党组织分级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压实巡视工作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承担巡视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巡视机构具体执行。强化被巡视党组织配合接受巡视的职责,推动其自觉接受监督,做到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拓展群众向巡视组反映情况和问题的方式和渠道,推动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以完善的巡视工作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巡视监督优化治理的强大动力。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政治巡视。政治监督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重要意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政治巡视要紧盯权力和责任,重点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四个落实”方面的情况,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给领导班子成员做“政治画像”,深入查找腐败问题和廉洁风险,更加突出震慑作用,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利剑。要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七个有之”问题,深入揭示同党离心离德的“两面人”、结党营私的“小团伙”、阳奉阴违的“伪忠诚”,消除政治隐患,净化政治生态,维护政治安全,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要把党中央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部署的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政治巡视监督内容,查找政治偏差,发现改革过程中的堵点难点,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以改革的实绩实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进一步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视的任务是发现问题,最终目的是推动解决问题。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是党的二十大以后巡视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巡视工作的落脚点,通过立行立改、边巡边查、未巡先改、集中整改、长期整改等多种方式,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将巡视“前半篇文章”与“后半篇文章”贯通起来。发挥开展巡视工作党组织对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组织领导作用,压实被巡视党组织抓巡视整改的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对巡视整改的日常监督责任,加大对巡视整改落实不到位情形的问责力度。发挥巡视机构统筹督促作用,完善巡视整改流程,健全巡视整改会商机制、评估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协调联动,针对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找准根源症结,提出意见建议。明确各方责任,齐抓共管,更好发挥巡视标本兼治、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治本功能。

进一步发挥巡视综合监督作用。立足于发挥巡视综合监督平台功能,织密纵横交错的监督网。通过“提级”“联动”等方式发挥巡视巡察以上带下的系统优势,将监督利剑直插基层。推动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分层分类在一届任期内完成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全覆盖,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促进完善基层治理,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健全巡视在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移交、整改等各个环节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政法、保密、审计、财政、统计、信访等机关和部门的贯通协作机制,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整体合力,把体制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进一步加强巡视组织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巡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规则、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内部管理,把依规依纪依法要求落实到巡视工作全过程,防止巡视利剑变成“双刃剑”。干部队伍是高质量开展巡视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委(党组)要整体谋划巡视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巡视组组长、副组长和联络员,从严选用巡视干部,从严把关抽调干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到巡视岗位锻炼,在巡视熔炉中培养、锻炼和发现干部。要严肃巡视工作纪律,加强对巡视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监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巡视铁军。

(本文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时代党的巡视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4LLDJC07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

[2]《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4.

[3]巡视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

[4]巡视工作方式方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刘诗林,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