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D267.7; F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5)07-0080-03
商圈作为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商圈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兴领域。三里屯是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的核心商圈。三里屯街道党工委积极落实市委、区委工作要求,明确创新党建引领基层体制机制的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破题:一是要专,能够与企业在一起、共成长;二是要实,能够让商圈党委被信任、有权威;三是要新,能够为商圈党委作支撑、强保障。通过创立实体化商圈党委,率先探索商圈党建新模式,构建商圈发展共同体,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2023年,三里屯商圈党建获评北京市“党建强、发展强”品牌项目。
牵牢把稳商圈党建“牛鼻子”
2024年6月27日,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有效破解党建工作谁负责、党组织怎么建、如何起作用、对党员如何教育管理等难题,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三里屯是北京的潮流地标,国际化程度高,烟火气息浓厚。三里屯街道辖区有大型商务楼宇19座、企业从业人员3.5万余人,非公党组织、党员数量较多,对探索商圈党建工作模式有典型意义。面对发展需求,街道党工委通过系统谋划,创新、做实、做专商圈党建工作。
统筹建立组织架构,打造自上而下新体系。在街道层面,探索在党群办内设立“两新”办,全面统筹协调街道非公领域党建。在商圈层面,建立“两委一中心”组织架构,即商圈党委、商圈治理委员会和商圈党群服务分中心。商圈党委和治理委员会下设“一办五部”,“一办”即商圈党委办公室;“五部”即产业促进部、环境提升部、文化发展部、平安建设部、公益事业部,形成“处级领导包商圈、专责科室总协调、专职书记全面抓、商圈单位共治理”的协同工作体系。通过该组织工作体系,实现辖区19座楼宇、园区党组织全覆盖,近60家纳税千强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新成立工会、青年、妇女组织277个,覆盖430余家企业。
分片设置商圈党委,构建由内而外新阵地。根据街道地域及区域发展特点,选举成立长虹、雅秀、工体3个商圈党委。商圈党委办公场所设置到商圈内,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同在楼里,就在身边”暖心阵地。在商圈党委书记的配置上,从街道职级调研员、科长、原社区书记中抽调精兵强将,将党组织关系沉入商圈,作为商圈党建人才落地培养。同时将街道10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党组织关系下沉到3个商圈,并从中选配专职副书记,定岗定职定责。商圈党委成立以来,加强走访地区纳税千强、互联网、金融、文化等重点企业,新建立、接收非公企业党支部13个,累计新发展及转入非公党员86人,街道非公党支部从原有的56个增长到65个,党组织覆盖率持续提高。
深耕细种商圈发展“责任田”
三里屯街道企业类型多样,包括金融类企业、高科技企业、服务型企业、新业态企业等。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发展精准对接、高度关联、深度融合是实现党建引领的破题之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三里屯街道党工委从机制、平台、人才等方面统筹协调联动,真正实现条块结合、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协同发展。
编制规划梳理清单,激励商圈绽放新光彩。街道党工委层面启动街区控规编制,积极引导商圈迭代更新,打造新工体和太古里双核驱动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太古里、通盈中心等点位及周边老旧小区连片更新,形成业态互补、错位经营、相互引流、彼此支撑的商圈生态。商圈党委建立健全定期走访、信息共享、需求解决、共商共治等机制,扎实推进工作开展。根据楼宇、园区、商业区等划分,梳理形成服务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3个清单共21类303项内容。相关需求通过直接转交相应五部、“吹哨报到”、统筹上门服务等形式处理解决。难题解决方案、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一方案两清单”并行实施,集中力量破题,实现共治。
搭建平台主动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新增长。三里屯街道统筹资源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连续三年推出三里屯国际周活动,连续两年举办京港澳青年生活节、国际美食节等活动。“汇聚三里预见未来”2023三里屯招商大会,3家企业当场签约、17家企业达成洽谈意向。各商圈党委由专职党务工作者包楼,共走访企业5600余家次,收集企业需求583条,开展助企协调事项450项。辖区内企业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发生根本性转变。商圈党委成立当年,非公企业员工就有140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培养考察对象成倍增加,收缴党费增幅247%。
营造商圈双创生态,引育人才注入新活力。人才是商圈发展第一资源。三里屯街道党工委围绕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国际人才创新生态体系。2024年,推出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发布国际消费、文化创意、数字经济、时尚设计四个维度的国际青年人才创新榜单,选拔出与属地发展相契合的65位优秀青年人才,开展100余场次主题活动。
建强建好商圈治理“共同体”
加强城市商圈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促进商圈发展的需要,也是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三里屯商圈党建进一步树牢“商圈共同体”理念,让商圈、商务楼宇、企业、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等各层面党建都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让各类企业党员和员工都成为党建工作、商圈建设、营商环境和基层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对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作出有益探索。
多方联动凝聚合力,开创并肩行动新局面。商圈党委针对辖内企业,启动商圈发展规划研究、组建商圈自治联盟等,推行企事企议、公事共办;引领协同街道商会、商圈联盟、物业联盟等,在规范行业自律、落实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商圈整体性志愿服务为交融互促契机,引导“两新”组织和党员群众参与文明城区创建、支援协作、物业应急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辖区非公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700余人参与地区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发动22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
擦亮党建活动品牌,激发从业主体新认同。街道打造“同在楼里,就在身边”楼宇党建品牌,创办关爱联盟、读书分享、白领市集等活动,将党建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将活动内容与员工诉求相衔接,将活动效果与企业发展相贯通,增强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同步开展“三里•领航”党建引领商圈发展对话、开展“荣耀三里”榜样选树活动、擦亮“崇军三里”双拥品牌,让三里屯企业和从业者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地区发展格局,形成“我为地区争荣誉,地区因我有荣誉”的新局面。
拓展共治共享范围,暖心关爱凝聚新力量。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新就业群体党建,明确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路,着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一方面,施划骑手专属停车位8处,加装8组换电柜316个换电接口,联合美团党委在繁华商圈地段设立骑手驿站、益立方等服务场景,在部分商厦入口安装外卖取餐柜,并设置专用电梯2处,着力解决骑手停车难、换电难、休息难、进门难问题。另一方面,动员、引导骑手参与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借助“筑梦三里”小程序实现数字平台管理,营造双向奔赴友好氛围。累计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项目150余次、服务1.2万余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5.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3]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N].北京日报,2024-09-20.
[4]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5]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孙曙光,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