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抗战英模部队受阅官兵的故事——擎起英雄的旗帜

三名抗战英模部队受阅官兵的故事——擎起英雄的旗帜

从白山黑水间的第一声炮响,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抗战史,铭刻了无数气冲霄汉的战斗。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习近平主席指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

战旗猎猎铸忠魂,铁骨铮铮守河山。每一个闪光的名字、每一面鲜红的战旗,都有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都传承着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

9月3日盛大阅兵即将举行。3名来自抗战英模部队的受阅官兵,讲述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赓续英雄血脉,在强军路上奋力奔跑的故事。

“刘老庄连”副连长王宸一:

将刀锋越磨越利

阅兵训练场上,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每当望向那连片的红色旗帜,我就会想起连队先辈们浴血奋战的事迹——

1943年3月18日,为掩护根据地群众和党政领导机关安全转移,连队82名官兵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搏斗,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八十二烈士虽然离开了,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基因,在我们连代代相传。先辈们英勇无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一直鼓舞着我不断向前。

首次参加阅兵,在方队誓师动员会上,我作为代表立下誓言:以务期必成的决心、顽强拼搏的恒心刻苦训练,用最庄严、最昂扬的姿态,展现国威军威。

每当训练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告诉自己,我代表的是“刘老庄连”全体官兵,必须赓续发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连魂,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本次阅兵中,“刘老庄连”还有另外10名战士在其他方队受阅。参加合练时,我们的车辆驶过其他战友所在方队,我似乎感受到战友们期许的目光。那一刻,我的精神更加饱满,身姿越发挺拔,眼神也无比坚定。

连队营房前,有一棵苍翠挺拔的松树。4年前,这棵松树还是一棵小树苗,我们将它从江苏淮安市淮阴八十二烈士陵园移植而来。

这棵松树,在浸染过英雄热血的土地上孕育,在飘扬着英雄战旗的连队成长,如今成为连队的精神坐标。小树在官兵们的浇灌下日渐长大,官兵们也在英雄精神的滋养下奋斗成长。

近年来,我们连队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中当先锋立新功,多次承担军事训练试点任务。面对新装备、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战法训法创新成果,将胜战刀锋越磨越利。

“狼牙山五壮士连”排长郭海洋:

坚守初心砺硬骨

2008年,家乡四川发生地震。年幼的我看到,解放军用自己的身躯为灾区人民搭建了一条条生命通道。这在我心底种下从军的梦想。

10年后,我如愿穿上军装,并在入伍第二年考入军校。2024年,我加入有着光辉历史和厚重荣誉的“红一团”部队,成为“狼牙山五壮士连”的一名排长。

84年前,为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担负阻击任务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名战士,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逐步将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陀顶峰。他们纵身跃下,用生命诠释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当初5名战士所在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于1943年被授予“狼牙山五壮士连”荣誉称号,几经调整沿用至今。

84年来,连队每次点名会先点一遍五壮士的名字,每点一人,全连官兵齐声喊“到”。连队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每一名官兵。

近年来,连队坚守初心砺硬骨,出色完成跨区演习、出国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参与机降战斗、步兵特战化等试点探索;连续30年被军以上单位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践行强军目标先进单位”……

在连队荣誉室里,有一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的照片。照片中,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正通过天安门广场。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代表连队走上阅兵场。

梦想成功照进现实。在进驻阅兵集训点参加训练前,我面向狼牙山五壮士雕像庄严宣誓:连队荣誉高于一切,一定不负光荣使命。

训练场上,烈日炙烤着大地,也考验着我们每一名受阅队员。但大家心无旁骛,坚持训练,把动作做到极致,换来了如今的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精神焕发。

英雄精神穿越时空,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期待胜利日那一天,我们以昂扬斗志和饱满姿态接受检阅,让英雄旗帜继续高高飘扬。

“金刚钻”旅某连政治指导员杜宁新:

力求高标准呈现

入伍13年,我第三次踏上阅兵之旅。

2015年,我还是军校学员,作为解放军合唱团的一员,光荣地参加了阅兵。那一天,我们唱响抗战歌曲,看着英模部队方队擎着战旗,气势如虹地通过天安门广场,那场景令我深受鼓舞。

军校毕业后,我来到“金刚钻”旅。刚到这支英雄部队,我参观了旅史馆,先辈们为了胜利洒下的滚烫热血和坚如磐石的忠诚信仰,给我带来巨大震撼。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新四军二师四旅十团。抗战时期,安徽定远的两股反动顽固武装势力勾结日伪,蚕食抗日根据地。他们的据点由铁丝网、水壕、围墙和碉堡组成,对外吹嘘是“牢不可破的铁桶”。

十团接上级命令,趁着夜色多路出击,仅用24分钟就成功拔除据点。战后,十团被新四军二师授予“金刚钻”荣誉称号。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是“金刚钻”旅官兵薪火相传的精神。建制虽然多次变化,但刻在骨子里的坚守永不变——党旗所指的方向,就是“金刚钻”奋进的方向。

国庆70周年阅兵中,我作为陆军方队的一员,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这份宝贵的荣耀,激励着我在工作中昂扬向上、攻坚克难。

近年来,旅队多次承担全军重大任务,发扬“金刚钻”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探索出一批新战术、新战法,不断淬炼胜战刀锋。

尽管已是第三次踏上阅兵之旅,但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我把自己当成一名新兵投身训练,争分夺秒、紧追快赶,打磨动作水准,力求高标准呈现。

训练,不单单是练动作,更重要的是练出精气神。身后是无数英雄先辈,肩上是这支队伍的荣誉,我决心传承红色血脉、赓续英雄精神,让“金刚钻”的荣光闪耀阅兵场。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