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真理的青春密码

探寻真理的青春密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在人类思想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如此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无论从理论本身还是从实践发展看,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董振华撰著的《马克思正年轻: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一书,基于经典和现实相贯通、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术视角,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永葆年轻的青春密码。

在追问信仰中触摸真理特质

在人类思想的长河中,众多理论与学说如繁星闪烁,然而马克思主义却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成为众多人坚定的信仰选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人们如此信服并坚定追随马克思主义呢?本书给出了答案。

人类解放的价值性。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书中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致力于改造世界的革命性实践,通过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在扬弃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的过程中构建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真实社会共同体,引领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哲学基础的整体性。书中提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整体性的理论品格,是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论在实践论基础上得以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看家本领、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理论武器,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逻辑的革命性。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书中讲道,辩证法揭示了所有客观事物存在的条件性,阐明了事物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性,指明了人类解放历史运动的现实性,推动无产阶级政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更加自信地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更加努力地开辟出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崭新境界。

理论品格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书中谈道,马克思主义从实践范畴中实现了对西方哲学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革命,在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西方哲学的思维难题。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能够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跟随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书中讲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众多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确保其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为人们的信仰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在回溯经典中汲取伟大智慧

经典是超越时空的人类智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整合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系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纷繁芜杂的复杂局势中把握时代律动的脉搏、明晰社会发展的方向。

本书指出,“我们和伟人对话的方式,就是阅读他们留给我们的经典,去感悟经典中所承载的不朽灵魂和伟大人格。”正如《道德经》所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书中认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先要感悟经典作家的崇高价值。书中通过择取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创作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向人们讲述青年马克思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的“精彩过程”,阐明了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其次,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严谨的论证逻辑。一个理论如果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要么是止步于空洞无物的无病呻吟,要么是停留于盲目自大的独断专论,是不足以让人真服、真信、真用的。书中通过分析《共产党宣言》的话语表达,论证了这篇经典著作的严密逻辑,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并非高高在上向人们颁布真理,而是通过严谨的逻辑论证,让最终的结论自然而然地从字里行间走出来,实现了说服人、打动人、鼓舞人的良好效果。

最后,要体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蕴含的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书立说,决不是单纯为了学术的建树和对理论的兴趣,而是根据时代要求紧密围绕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这一根本价值主题,在回应和解决当时的重大问题中撰写而成。书中认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当回到当时的时代语境中,“用强烈的问题意识去把握每篇经典著作针对的时代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时代问题的价值选择和理性方法”。可以说,只有在跨越时空的浩瀚书卷中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下的经典著作,接受马克思主义智慧的滋养和思想的熏陶,深切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努力将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才能不断升华思想境界,走向生命价值的崇高。

作者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掌握科学的研读方法。正如本书给出的三点宝贵建议,即深入到经典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搞清楚“前理解”;感悟经典作家的崇高价值,领悟透“所以然”;抓住经典的灵魂观照现实,弄明白“怎么办”。

在守正创新中引领前进方向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本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守正创新中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武器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如书中所言:“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根据当前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建构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效回应社会现实,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和强大理论解释力的根本途径。

书中进一步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几个路径:通过建构新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创新,通过总结提炼新的哲学范畴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通过加强对话、兼容并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上述观点为我们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启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百余年来,正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充分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始终致力于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马克思正年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