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新华视点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分列式九大精彩瞬间
9月3日上午,中国用一场盛大阅兵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习近平强调,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从排山倒海的徒步方队,到铁流滚滚的装备方队;从秋日里迎风猎猎的面面战旗,到蓝天下轰鸣掠过的架架战机……
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长安街,共同见证了这场盛大阅兵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精彩瞬间之一:直升机悬挂党旗国旗军旗飞过天安门广场
现场——
在6架直-10武装直升机的护卫下,3架直-20通用直升机悬挂着党旗、国旗、军旗,在万众瞩目中依次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
鲜艳的红色,在蓝天与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夺目。
紧随其后的,是26架直-19武装直升机组成的编队。整个编队在空中勾勒出醒目的“80”字样,寓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3架直-8L运输直升机,则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标语,与7架直-20T直升机组成三角队形依次通场。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这是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这是天下正道的庄严昭告,这是和平发展的时代强音。
这是空中护旗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记者感言:80年前的烽火硝烟中,抗战先辈以热血铸就不朽功勋;80年后的和平盛世里,我们用阅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精彩瞬间之二:4支战略兵种擎崭新军旗首次集中亮相阅兵场
现场——
“向右看——”
踏着《分列式进行曲》的激昂节拍,13个徒步方队阔步走来。
军旗猎猎,方阵浩浩。
草绿色,象征绿色的大地;蓝白条相间,象征大海与海浪;天蓝色,象征辽阔的蓝天;橙黄色,象征导弹点火腾飞时喷出的烈焰——4面军种军旗,风格简洁、大气庄重。
擎着崭新军旗首次集中亮相阅兵场的4支战略兵种方队,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深空蓝,象征进军浩瀚太空;赛博灰,象征制胜无形疆场;量子紫,象征抢占信息高地;松枝绿,象征厚植保障根柢——4面兵种军旗,协调美观、特色鲜明。
丰富的是色彩,不变的是军魂。
不管是军种军旗,还是兵种军旗,均按照上下设置、黄金分割的基本设计模式,上半部保持八一军旗旗面基本式样,其内涵意蕴不言而喻:各军兵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
这是徒步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记者感言:随着四支战略兵种组建,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构成以八一军旗为主体、军兵种军旗为补充的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精彩瞬间之三:新时代民兵着迷彩亮相阅兵场
现场——
身着蛙式作训服,头戴迷彩圆边帽,围着红丝巾,手握钢枪……
英姿飒爽正步走来的民兵方队成为阅兵活动中一道靓丽风景,充分展现出新时代中国民兵的崭新形象。
民兵方队全部由女民兵组成。这是民兵首次亮相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活动。
这次阅兵,民兵方队受阅队员来自当年全国主要抗日根据地。
这是民兵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记者感言:兵民是胜利之本。80年前的抗战烽火中,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男女老少齐动员,万众一心保家园;80年后的今天,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穿着迷彩的新时代民兵随时化身钢铁防线。
精彩瞬间之四:80面战旗美如画
现场——
秋日长空,战旗美如画。
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的磅礴节奏,浩荡行进。
“杨靖宇支队”“左权独立营”“刘老庄连”……
每一面战旗都是一部史诗,每一面战旗都是一座丰碑。
接受检阅的80面战旗,分别来自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涵盖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由团、营、连三级功勋荣誉单位代表组成。
这是战旗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记者感言: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一面面战旗承载的是人民军队红色血脉基因,表达的是对抗日战争时期功勋荣誉部队的敬仰,展现的是人民军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精神力量。
精彩瞬间之五:新型“陆战之王”动地而来
现场——
在千人联合军乐团奏响的激昂旋律中,地面突击方队的22辆战车炮口高昂,排成独特的“箭”形接受检阅。
铁流滚滚,利箭突击。
地面突击方队战车由99B坦克、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3型装备混合编成。
99B坦克在99A坦克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融合和功能扩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多元目标火力打击、复杂地域环境机动和恶劣天候下乘员持续作战能力。
100坦克以及100支援战车,能够遂行远程快速部署、战役目标夺控、战术纵深突击、城市攻防作战、联合火力引导等作战任务。
箭锋所指,所向披靡。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尽显机动夺要、攻坚突破的强大战力,是我军高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地面突击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郭昱 摄
记者感言:陆军新一代装甲装备的亮相,代表着陆军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
精彩瞬间之六:无人作战 目标未来
现场——
联合军乐团新创作的《无人智胜进行曲》响起,无人作战群分为陆上、海上、空中三个方队相继驶过天安门广场。
迷彩涂装的无人战车,分为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型,可实现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是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新突破。
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等,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
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可隐蔽突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了未来空战样式。
这是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记者感言:无人作战,目标未来。从昔日的“小米加步枪”到今天“无人利刃”加速列装人民军队,这不仅是装备展示,更描绘了未来战争的新样式。
精彩瞬间之七:战略“王牌”震撼亮相
现场——
国之重器,维护国家主权;战略“王牌”,捍卫民族尊严。
核导弹第一、第二方队以无与伦比的威势震撼登场。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等多型导弹集体亮相,是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首次集中展示。
地面受阅方队压轴出场的是核导弹第二方队。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浩荡而来。这支气势恢宏的长剑巨阵,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这是核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记者感言: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精彩瞬间之八:多型新型隐身战机同场受阅
现场——
蓝天如幕,云流似练。
巨大的轰鸣声中,空中梯队凌空而至。
线条优美、身形灵巧,兼具战斗实力与科幻美感的歼-35A、歼-20S、歼-20A、歼-20、歼-35——海空军多型现役隐身战机首次同场受阅,展现出人民军队空中力量新一代武器装备发展水平。
歼-35A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隐身战斗机。歼-20S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串列双座座舱的新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20A作为歼-20的升级版,是未来空中作战行动的尖刀力量。歼-35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隐身舰载机,具备弹射起飞能力。
这是空中梯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记者感言:多型新型隐身战机亮相,彰显了我军联合空中作战力量的体系化和多样化。
精彩瞬间之九:多型航母舰载机集中受阅
现场——
长空千里眼,云天中军帐。
我国自主研制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和4架歼-15T组成楔队,按实战化要求混合编组,共同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航母佩剑,刀尖舞者。
歼-15DH、歼-15DT、歼-35和歼-15T四型10架舰载机,则编成两个楔队亮剑云端,呼啸而过。
空警-600预警机支持弹射起飞,可大幅提升航母编队态势感知和协同作战能力。歼-15T是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歼-15DH和歼-15DT是舰载电子战飞机。
从滑跃起飞到弹射出击,从单一机型到多机协同,中国舰载机跨越发展、搏击海空。
这是歼击机梯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记者感言:海军舰载航空装备成规模、体系化、跨越式发展,加快了航母编队远海综合作战能力提升。(记者李国利、于晓泉、李秉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