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贺亚兰应邀参加2025年“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贺亚兰应邀参加2025年“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9月12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贺亚兰应邀参加2025年“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并在分论坛做主题发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和智库建设与管理处人员参会。

1

此次论坛以“高质量合作与全球和平稳定发展”为主题,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中联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马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副主席法里亚斯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43个国家的200余位政党政要、智库学者、工商界人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论坛期间,中外代表围绕“推动经贸合作与塑造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与增进开放包容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与实现普惠联动增长”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成就对赋能全球发展繁荣做出的重要贡献,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从不同维度推动引领国际互利共赢合作、促进全球和平稳定,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强大确定性和正能量。

2

下午,贺亚兰出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与增进开放包容发展”分论坛并作题为《以学术对话推动文明互鉴与开放发展》的主题发言。她首先从“深刻理解把握世界大势,彰显学术对话的价值意义”谈起,指出学术对话是连接不同文明与知识体系的桥梁,有助于打破认知壁垒,是推动知识、技术、人才跨境流动和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谈及“主动扛起职责使命,推动文明互鉴与开放发展”时,她阐述了学术对话如何超越偏见与误解,为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提供多元思路。在谈及“开展国际学术对话,精心讲好中国故事”时,她分享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实践与举措: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建立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编撰“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蓝皮书;组织调研组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流研讨、商洽合作;搭建“1+6”学术交流平台,邀请美国、韩国、白俄罗斯等多国专家对话,为“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提供了有效渠道。她提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愿与各方一道,以学术的严谨、思想的开放、对话的诚意,共同成为文明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发展的推动者,为构建人类文明新格局贡献社科智慧、北京经验、中国方案。

开幕式前,贺亚兰与中外嘉宾开展交流,包括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等中方代表以及委内瑞拉、罗马尼亚等国嘉宾,围绕高质量合作与文化互鉴议题进行了友好坦诚的交谈。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