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与政治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廉洁文化是政治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政治则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道德教化,而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战略工程。只有始终以党的政治方向为引领,将廉洁文化与党的使命任务紧密结合,才能确保廉洁文化建设的根基不偏、方向不歪、力度不减,达到“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目标。
一、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廉洁文化建设体现党的政治属性。廉洁文化是党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彰显了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廉洁文化建设鲜明地体现了党的阶级基础。廉洁文化建设旨在反对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确保公共权力为人民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的基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协商民主制度及各种社会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抵制腐败的良好氛围,彰显了党与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廉洁文化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从理论与思想上看,廉洁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确保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从实践与行动层面上看,廉洁文化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秉持廉洁自律的原则,高效公正地履行职责,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带领人民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以实际行动展现党的先进性。廉洁文化建设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腐败行为,确保党在政治上的纯洁性提供坚强的保障。廉洁文化建设促使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在作风上保持纯洁性,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廉洁文化建设是党的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摒弃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将“为人民”贯穿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反对特权腐败、维护公平正义,确保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党的廉洁文化建设直接指向维护人民权益的核心诉求。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廉洁文化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核心价值观,一体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守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守牢清正廉洁的政治底线,全方位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实质是确保权力运行符合人民意志。
廉洁文化建设是党的革命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性体现在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上,也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始终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坚持同步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伟大社会革命与伟大自我革命。新时代,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强基固本,以廉洁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从思想根基、文化基础、道德教育、制度支撑等不同维度,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充分体现了党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的鲜明特质。
廉洁文化建设是党的组织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有着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党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能够有效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廉洁文化建设政策要求贯彻落实到基层,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的章程、党的纪律、党的规章制度,规定了党的初心使命、廉洁纪律要求,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些行为规范是党的组织性在党员个体行为上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对党员干部行为的严格约束和规范的组织要求。同时,党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和纪律保障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确保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中央权威。
廉洁文化建设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廉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方式虽然会有所变化,但始终围绕党的政治目标和任务展开,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通过制定文化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对廉洁文化建设进行引导和规范,确保廉洁文化的发展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廉洁文化建设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既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廉洁文化建设通过价值塑造、行为规范、制度保障和文化浸润,从根源上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为“不敢腐”“不能腐”提供思想保障,是一体推进“三不腐”机制的关键环节。
廉洁文化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廉洁文化通过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地位观、责任观和利益观,通过明确行为边界、强化纪律约束、规范权力运行、营造廉洁氛围、传承优良传统等方式,净化党风政风,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促进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围绕党的初心使命展开,始终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让党员干部在严肃规范的党内生活中接受政治体检,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为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提供坚实保障。
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清廉社会的有力抓手。廉洁文化建设不仅是党内的文化建设,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公职人员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倡导社会公众崇尚廉洁、抵制腐败,通过文化的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这种社会风尚对于构建清廉社会生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具有重要意义,是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
二、坚持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性
(一)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引领
党的政治方向决定着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唯有高扬党的旗帜、坚守政治方向,才能成为民心所向的“净化器”、拒腐防变的“防火墙”、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历史走向,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保廉洁建设工作沿着正确的理论方向前进。党员干部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理论学习厚植理想信念“根基”。
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廉政思想和廉洁文化理念,将其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廉洁教育相结合,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逻辑,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与精神之“钙”,关系到解决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必须为人民服务,杜绝以权谋私、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
(二)坚持党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党对廉洁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党中央从战略高度谋划廉洁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各级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分阶段、分地域、分层级、分人群推进。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对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统筹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宣传部门、组织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宣传部门负责宣传策划并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营造廉洁文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打造廉洁文化品牌;组织部门负责将廉洁文化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监督,注重看德看廉,坚持既重能力又重品行,以选拔出一批真正德才兼备的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常态化深入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重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党员干部划定了廉洁从政的底线和红线,明确了廉洁行为的规范和标准,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制度意识,推动制度学习与纪律教育常态化,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通过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等手段,促使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尊崇制度、敬畏制度,行动上自觉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实现制度约束与文化自觉的有机统一。
(三)充分利用党的政治资源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党和国家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要通过整合宣传、教育、组织等各方面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廉洁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资源支持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资源、政治组织资源、政治教育资源等。
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党丰富的政治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其对阶级、剥削、异化等问题的剖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腐败的根源和危害,为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建设廉洁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党的组织资源。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和组织者。党中央通过制定方针政策、作出战略部署,为廉洁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各级地方党组织负责具体落实和推进,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确保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廉洁文化传播到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等群体中,扩大了廉洁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党的政治文化资源。廉洁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廉洁文化的深厚土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和理念。要深入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元素,如“尚俭戒奢”“克己奉公”等思想,结合新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廉洁文化的重要源泉。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红色故事、英雄事迹等,开展红色廉洁文化专题展览,宣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与廉洁文化紧密相连。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制腐败行为。
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党的政治教育传播资源。党的组织体系拥有完善的教育宣传网络和资源,能够广泛深入地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学院等教育机构,以及党组织的“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将廉洁文化的理念、要求等传递给每一位党员,提高党员对廉洁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权威性和广泛传播力的官方媒体,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宣传平台,要利用新闻报道、专题节目、评论文章等形式,宣传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曝光腐败案例,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平台成为廉洁文化传播的新阵地,各级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通过开设官方账号,发布廉洁文化作品、开展线上互动活动等,以更生动、便捷的方式传播廉洁理念,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廉洁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林双泉,福建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