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编者按: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本文立足我们党百余年来加强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与实践经验,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文章聚焦“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核心论断,系统剖析了作风不正的严重危害性,强调其本质是党性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深入解读了党中央聚焦整治“四风”问题的部署要求及具体表现;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焕然一新的显著成效与宝贵经验,并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出了明确路径。这些内容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在党的自我革命和巩固执政根基中的关键作用,为新征程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这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毛泽东同志曾给出答案,那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习近平总书记也已给出明确答案,那就是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所在。
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群关系是“晴天”还是“下雨”,从党的作风中便可清晰判断。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反过来讲,倘若干部作风不佳,那么党群关系就难以融洽。由此可以看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一)优良的作风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百余年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作风建设,培育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作风。这些优良传统作风是我们党的事业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的保证,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是激励无数党员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在辗转江西、湖南多地途中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即“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后来又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作风的写照。“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提出,正是我们党的红军与其他军队的区别所在。
进入中央苏区后,在毛泽东同志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在根据地盛行起来。“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火把访贫农。”这首传唱一时的歌谣,表达了党与人民的鱼水情深。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由此可见,一个政党的作风足以体现该政党的精神风貌,反映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昭示人心向背。正是凭借优良的作风,我们党赢得了民心,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二)作风问题不是小事,一旦成风,危害巨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一些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一旦成风,危害巨大。比如,党的十八大前的一段时间里一些领导干部吃喝成风,老百姓意见很大。出了多少规定,也没有管住,不少人因此失去了信心。党的十八大后,我们下决心整治,现在管住了,人民群众拍手叫好。我们管住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嘴,赢得了无数人民群众的心。这就是小切口、大成效。”由此可以说,一旦不良作风形成风气,危害极大。因此,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从小事做起,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三)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人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一些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
党性是什么?怎么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简单说,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就是“公”“私”二字。如果一个人一心为公、公正不阿,是一个公正、正派的人,那么其党性就一定很强;如果一个人私心过重,仅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利益,损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那么其党性就一定很差。也就是说,作风问题本质上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公”与“私”关系的问题。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毛泽东同志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沈战役纪念馆讲完这段故事后语重心长地说,“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
(四)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今天讲到的作风问题,实际上就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作风出现问题,则意味着党与群众的关系出现问题。由此可知,工作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就有可能发生“霸王别姬”的危险。
(五)优良的作风直接影响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也离不开党的优良作风的支撑。因为党对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不仅体现在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科学制定上,而且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的先锋模范作用上,以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也就是说,实现党的目标,需要千千万万的干部;将党制定的宏伟蓝图切实付诸实践,需要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