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选出的榴莲大福

台风选出的榴莲大福

不久前,台风“桦加沙”在广东登陆,关注台风走向和影响的同时,网红甜品榴莲大福意外走红。超市其他货架上空空如也,整盒整盒的榴莲大福静静躺着,成了“显眼包”,被网友调侃为“台风选出的最难吃甜品”。

但这款甜品其实是该超市在广州地区日均销量8000个的爆款,甚至有门店平时高峰时段需要排队才能买到。台风天为何剩下这么多单品?平时爱吃榴莲大福的顾客去哪儿了?

自然灾害来临前,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购买食物、日用品等,蔬菜、粮油、米面是首选。或许预警时间不长,家里物资也不算匮乏,储备生活用品未必出于自身实际需求,更多源自“这是必需品”“大家都在买”“有备无患”的心理暗示。而在台风这种应急情景下,平时颇受欢迎的榴莲大福就被大家潜意识归为“非必需品”而排除在外了。

这些现象其实都与行为经济学中“从众效应”有关。从众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一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诸多行为和判断,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行为模板,帮助人们快速融入共识,大幅降低决策成本,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打个比方,一家新开业的餐厅为了吸引顾客前来就餐,安排诸多服务员热情派发宣传单,还给出不少折扣优惠,但效果可能不如门口排起长队的餐厅……看到排队的场景,人们总会下意识地想去凑个热闹——“这么多人排队,是不是有什么特别”“吃的人多,菜品肯定不错”。

这揭示出从众效应一个重要特质:个体在信息模糊或情境不确定时,倾向于参照多数人的行为,以降低决策风险、获得群体认同,这说明从众效应的影响力和效果高度依赖环境变化。

在信息过载的电商环境中,面对海量商品和虚实难辨的评价,人们会陷入选择困境。因此,各类销量榜、排行榜、推荐榜应运而生,帮助消费者大幅压缩决策时间。人们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朴素信念有着天然的信任感,很容易依赖“多数人的选择”来进行选择。但如果是商家自己刷单或付费营销推高商品人气排名,那么,这样的“从众”带来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话说回来,即便商品品质过硬,大众偏好就一定是自己的喜好吗?答案还要因人而异。

回到榴莲大福,在恶劣天气环境下,人们会首先考虑安全与生存,来到超市购买生活必需物资是优先级。但对爱吃这款甜品的人来说,此时假如仅仅因为别人不买而不买,可能就失去了台风天抚慰自己心情的“好时机”。与其从众跟风,不如追随本心,作出自己的选择。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