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住在乡下,每到秋冬,外公便会将金黄的玉米棒子串成长龙,挂到屋檐之下。他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磕碰了燕子留下的空巢。
我们一伙顽童感到不解,不就是泥做的巢穴,打破了有何妨?“燕子是报喜鸟,弄坏了它的住所,来年春天就不到你家了。”外公语重心长。
现如今,不少儿时的伙伴也化身为勤劳的“蜂鸟”,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暖心的是,同样有人悉心守护着他们的生计与梦想,让他们在异乡得以温柔栖居。
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他们在城市的缝隙间奔跑,用车轮和脚步丈量时间。他们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忙碌的人,但往往也是城市生活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图源:北京工会公众号
此前,“外卖骑手被困在算法里”的现象曾引发广泛关注,虽然系统迫使骑手超时超体力工作、算法诱导骑手行驶危险路线等问题逐渐得到破解,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一次在电梯里和一位外卖骑手聊了几句,他苦恼地说,随着站点签约骑手数量越来越多,系统会刻意压低人均单量,单子越来越少,还多是一些性价比不高的“垃圾单”。如果想要多接好单,就只有转去跑“众包”。算法始终就像一只暗中操纵着骑手喜怒哀乐的无形大手,大家往往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少年“骑士”们向往着“风里的自由”,也有家里的顶梁柱梦想着跑出一片天,他们为生计奔波,满足大家的各样速递需求。但同样的,他们的权益和需求,也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在北京,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就有8万多人。北京人社局曾有一位副处长在体验了当一天外卖骑手后,感慨“真的太不容易了”。但正是这句感同身受的“不容易”,拉近了管理者与劳动者的距离,也温柔地拨动了城市治理的齿轮。

为了给这些城市里的“赶路人”保驾护航,北京率先推出首个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公益项目“城市蜂鸟”,联动司法、市场监管、工会等部门发布14项举措,当他们在工作期间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该项目将通过平台介入、公益律师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持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通过拨打热线,劳动者便可以直接联系到法律援助工作平台,为了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还设立了每案3000元的诉讼代理补贴。此外,相关部门还定期举办普法及交通安全讲座,帮助“城市蜂鸟”将风险化解于未然。

城市之大,不仅托得起高楼大厦,更容得下寻常烟火。“城市蜂鸟”项目为安全保驾护航,“小哥加油站”为梦想助力,“小爱公寓”让他乡游子安居乐业……正是因为这座城市从来都肯“投资于人”,才让这里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怀揣着梦想的种子前来打拼。
有快递员告诉我,他每天会叩响200多扇门,为邻居们送去便利;有网约车司机告诉我,他自己“四季无休、三餐不定”,但一定会将乘客安全送达;还有的朋友告诉我,他白天是外卖员,晚上是网络主播,是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超人”。
眼下年关将至,没有什么比扎扎实实的收入更能抚慰他们一年的辛劳。为了确保劳动者劳有所得,北京已连续多年实施“安薪行动”,法院将欠薪案件纳入涉民生执行案件“绿色通道”,仅2024年就为劳动者追回“辛苦钱”8.9亿元。
真正的城市治理,找准制度刻度的同时,更要感知到个体的温度。新就业群体不是“城市边缘人”,他们是用双脚丈量城市的新时代劳动者。建设他们的“友好城市”,是“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去年5月,北京印发《北京市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加快向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迈进。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困难,我们要重视起来,不断解决。”
当技术实现跃升,生活方式迎来变革,我们更不应该忘记那些在烈日风雨中疾行的人。要让每一只“城市蜂鸟”飞得更高,算法的冷逻辑需要被温柔修正,城市的“速度焦虑”需要被适度调和,脆弱的羽翼更需要被悉心呵护。

图源:北京工会公众号
现在,每每遇到恶劣天气,我都会给外卖小哥留言,“别着急,慢慢来”。若是深夜在机场打车,也会在支付订单时给久等的司机发红包“加鸡腿”。遇到不小心弄错地址的快递员,还会在收到快递后给他一个好评。
正如“外卖诗人”王计兵诗中所写:“如果让我重写江湖,就以小哥致敬时代,行侠仗义者不用十八般兵器,而是手持人间一束光。”
当无数“小哥”们汇光如炬,照亮万家灯火,我们更应该用善意守护他们的梦想和尊严,让每一只“蜂鸟”既有可以展翅翱翔的广阔天地,又有安全温暖的归巢之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